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内参!
土地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关注农地 > 正文

谨防移民搬迁后田地弃耕

发布时间:2021-04-13 来源: 自然资源部 作者:佚名

  前不久,笔者在开展耕地质量评价外业调查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部分移民搬迁村庄,迁出地老宅周边地势平坦的好田好地无人耕作,处于撂荒状态;而迁入地周边的房前屋后、路旁沟畔,甚至坡度在15度以上的零星坡面上则种满了葱、蒜、油菜等农作物。

  走访了解发现,上述现象在当地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由于地处丘陵山区,当地农户择地而居零星分布,传统农业生活形成的耕地多位于农户宅基地周边。2013年,当地开始实施脱贫攻坚政策,原自然村落中约50%的村民通过生态搬迁、避灾搬迁、异地扶贫搬迁途径迁入集镇周边或集中安置点,生活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这本是好事,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搬迁后由于原承包耕地路途变远,耕作成本大大增加,客观上影响了农民种地积极性,间接导致部分好地弃耕。

  而安置点周边的粮油作物都是搬迁农户自发种植的,地块都是未纳入当地群众承包合同的五边地。这就客观上形成了一种“供需矛盾”:一方面,安置点周边的搬迁群众为了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种地积极性高,但由于搬迁群众大多都是跨村组甚至跨乡镇安置,人生地不熟,农户私下之间不方便进行土地流转也没有有效机制保障,最终导致无地可耕;另一方面,由于实施的是梯次搬迁,各安置点村落周边的农户也有搬迁至其他区域的,因路途遥远种植成本高导致原承包地无人耕种而撂荒。如此循环往复,问题越积越多。

  笔者认为,想要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在积极争取有关部门配合的基础上,搭建土地流转平台。这个平台可以由迁入地和迁出地村集体或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牵头,在充分调查摸清安置点内搬迁农户的种植意愿和当地闲置撂荒耕地数量的情况下,建立流转台账,按需调剂分配,实现双赢互补。

  与此同时,结合村庄规划编制,对位于高远山区原迁出地无人耕种的田地,也可以因地制宜地适度调整种植结构,鼓励和指导农户发展生长周期较长、经济效益较高的特色产业。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有效防止耕地撂荒,还可进一步增加农户收入。


原文链接:http://www.mnr.gov.cn//dt/pl/202104/t20210413_2619763.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内参 td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