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内参!
土地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关注农地 > 正文

将艺术元素融入城市空间

发布时间:2021-06-09 来源: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作者:佚名

  将艺术元素融入城市空间

  2021-06-03 i自然全媒体

  1.jpg

  长期以来,我国许多城市较多聚焦社会、经济和产业的发展,重视城市的规划建设,而对城市发展软实力的重视往往滞后于城市建设。上海也不例外,其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地位并不清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使上海的全球城市竞争力得到快速提升,为向着更高目标发展奠定了基础。

  认识到城市空间规划建设中艺术元素的重要性,上海在原有的现代美展、双年展基础上,自2015年起每2年举办一次城市空间艺术季,将美术元素和艺术元素应用到城市规划建设中,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杨浦滨江考察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

  杨浦滨江正是2019年第三届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主展场。由此,城市空间艺术季成为人民城市的组成元素,成为提高公众艺术素质,沟通公众与艺术的重要载体。那届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主题是“相遇”,与艺术元素的相遇是一种人与人的交流,人与艺术的交流,人与城市空间的交流,投射出我们所在的共同世界,表现我们在发展和正在建构的世界,将视野拓展至公共空间艺术。

  2.jpg

  上海世博会展馆

  第三届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主展场设在5.5公里长的杨浦滨江带,那里有大量工业遗存和广大的滨江腹地,植入公共艺术使城市空间得到全面有机更新。杨浦滨江环境的更新改造早在2010年就已着手计划,2016年正式启动,2017年实现滨江带的空间贯通,并向杨浦大桥以北的黄浦江下游延伸。共有25件由中外艺术家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沿滨江岸线布置,使公共艺术成为城市空间艺术季主题的核心。每件艺术作品的环境都由建筑师精心设计,每件雕塑都力图与场地融为一体,成为城市的地景艺术,成为从静态到动态的城市公共空间。

  

  3.jpg

  19世纪的水厂与滨江公共空间

  公共艺术作品的制作过程一方面成为展示的组成部分,公众也可参与创作过程。另一方面滨江环境和沿江工业遗存也映衬为艺术作品的场景,使整个滨江地区转化为对公众全天候开放的美术馆和艺术剧场。利用20世纪70年代建造的上海船厂大船坞作为开幕式和其他活动的演出场地。空间艺术使硬质的工业环境得以转化,让传统的工业“锈带”转换为生活“秀带”。由此,杨浦滨江生活秀带也在2020年被选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文化代表了一座城市的价值追求和面向未来的理想。城市空间艺术季实际上是一场总体艺术元素的实验场,将建筑、空间、艺术、展览、视觉艺术设计和演艺综合在一起,使公共艺术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城市空间属于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重要表现,城市空间整体地反映了城市的文化品质、历史演变、审美观念、价值取向、城市特色、景观风貌、管控能力和市民素质。作为有温度的城市空间,文化和艺术的力量不可忽视。

  

  4.jpg

  滨江的烟草仓库改造为公共空间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许多国际城市都重视公共艺术,让户外装置艺术直接进入城市街道或滨水空间,公共艺术散布在新建公共建筑的周边空间和广场上,使艺术成为人与人、人与空间环境互动的媒介。国际上也有专题的公共空间艺术展,例如日本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展”和“濑户内国际艺术展”、美国芝加哥的公共艺术项目“文化在行动”,以及德国的“明斯特雕塑项目展”等。明斯特自1977年起由州立艺术和文化博物馆主办“明斯特雕塑项目展”,每10年举办一届,每届100天。艺术家在城市中自行选择场景创作艺术作品,城市文脉成为艺术家作品的场景和灵感的源泉,整座城市成为美术馆和艺术剧场。每届雕塑项目展都有一些作品得以永久保存,使艺术元素融入城市公共空间。

  由伦敦市市长办公室发起的关于城市文化和未来发展的全球性倡议《世界城市文化报告2012》指出:“世界城市在文化方面的重要性,与其在金融和贸易方面的重要性等同。”每个城市在面对未来挑战时,都创造了自己的发展模式。伦敦在2007年启动“活力城市”项目,直面城市的挑战,对复杂的社会结构进行干预,重新配置社会网络,创建可持续发展社区,推动社区和公众参与,推行低碳生活。这实际上是一种民间自下而上的城市空间更新,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将艺术植入城市,改变思维方式,创新方法并留下永恒的遗产。

  

  5.jpg

  工业遗存改造成公共艺术作品

  自19世纪中叶以来,国际上就有了创造总体艺术的思潮,试图使艺术与现实结合,打破美的创造和现实的界限,将美术、戏剧艺术、舞蹈、诗歌和音乐加以整合。总体艺术的原意就是“总汇艺术”“综合艺术”。长期以来,总体艺术的理想从未消退,20世纪的新艺术运动和大众艺术都竭力推动建筑与艺术、设计和工艺的联姻。许多城市都十分注重城市形象,注重城市与艺术的关系。

  总体艺术在20世纪表现在世博会以及电影和大众媒体等领域,现代的环境艺术、大地艺术以及城市公园、绿植、雕塑、公共建筑、地标建筑、广场、街道、灯光、标识,以及展览、集会和节庆活动等都是城市空间艺术的组成部分,表现为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美术元素和艺术元素,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提高公众艺术素养,落实到城乡规划建设中。

  (来源:i自然全媒体、作者:郑时龄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


原文链接:http://ghzyj.sh.gov.cn/hyxw/20210607/e8769d799f514cfe9c8d1e5ba9a75639.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内参 td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