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内参!
土地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资讯 > 正文

从“第一方阵”到“一枝独秀”

发布时间:2021-08-02 来源: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 作者:佚名

  本报记者陈永年

  在7月16日召开的全省开发区2021年第三次“三个一批”活动暨“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推进会上,市委书记丁小强代表运城作了“标准地”改革典型发言。这标志着我市此项工作已经得到省级层面的高度认可。

  运城典型的背后,是连续的上佳表现。

  “经综合考评,运城市‘标准地’改革处于全省第一方阵。”这是省自然资源厅对我市去年工作的评定。而上半年的工作,省厅业务处室的评价则是“一枝独秀”。

  连日来,记者围绕“标准地”改革,采访相关主管部门以及开发区,希望揭示从“第一方阵”到“一枝独秀”的路径与奥秘。

  做法

  向更早更新处探索

  土地,是影响项目建设的核心要素资源。“标准地”改革,就是要抓住新增工业用地出让这一重点环节,推动项目开工手续从企业自费办到政府出资办转变,从各级政府“事后提要求”向“事先定标准”转变,不仅要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降低企业负担,还要推动要素资源市场化流动。

  一句话,就是要实现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的有机统一。

  从去年以来,我市以“五抓一优一促”为经济工作主抓手,集全市之力进行项目建设。推进“标准地”改革不仅是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更是我们市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因而,从一开始,“标准地”改革工作在运城就被高度重视、高位推动、高频互动。

  我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规划和自然资源工作副市长任副组长,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的运城市推进“标准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2020年4月15日,下发《运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地”改革的通知》,对“标准地”改革工作相关的供地程序、工作进度、工作职责、组织领导等主要事项进行了明确。

  6月5日,印发《运城市推进“标准地”改革实施方案》。就是在这个方案中,我市创新性地提出了“工业标准区”概念,将改革范围由省里要求的工业类开发区推广到全市所有县(市、区)产业集聚区。

  6月16日,下发《关于建立运城市推进“标准地”改革工作联席会议联系人的通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担任召集人的联席会议制度开始运行。

  截止到2020年6月底,全市13个县(市、区)及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全部按照要求,制定了各区域的“标准地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程序、职责分工、时间进度和组织机构。

  为确保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还建立了“五个一”工作制度(即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调研、召开一次协调会、开展一次督察、解决一个难题、梳理一批经验),组成“标准地”改革工作专班,对全市改革工作进行了检查、指导、推进。

  2020年,我市“标准地”改革工作取得了重大战果,全市摘牌成交18宗“标准地”,供地总面积1358亩。2021年1月12日,山西省自然资源厅权益处以公函形式,明确运城市“标准地”改革“处于全省第一方阵”。

  进入2021年,我市“标准地”改革工作更加深化。

  1月29日,我市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标准地”供应工作的通知》,正式提出“政府统筹、开发区主抓、行政审批推进、自然资源协调、多部门联合监管”的工作机制,要求各地充分发挥各开发区管委会的主体作用,不断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提高各级各部门在“标准地”改革中的服务保障水平。

  就是在这份通知中,我市提出明确要求:“在城镇开发边界内具备供地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和工业项目聚集区内,2021年起,全市所有新增工业项目用地都要以‘标准地’方式供应。”

  这意味着,从今年开始,用“标准地”的方式供应新增工业项目用地,在运城将进入常态化阶段。

  截止到今年6月底,全市以“标准地”方式供应新增工业用地22宗(占已供应工业用地总宗数的69%),供地面积2636.51亩(占已供应工业用地总面积的90%),收缴土地价款45801.61万元(占已供应工业用地总价款的95%),位居全省第一。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标准地”改革有力助推了我市上半年经济双过半、开门红。

  效果

  向更快更优处努力

  从项目签约到开工,用时一个月零三天;从开工到建成投产,用时半年。

  这是世界500强企业正威国际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约200亿元的正威运城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在“标准地”改革的推动下,产业园跑出了项目建设的“运城速度”。

  项目签约之后,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立即专题研究项目推进工作,成立了正威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服务专班,细化分解工作任务,积极对接市直成员单位和盐湖区、夏县政府,下大力气推动项目加快建设。

  正威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文银以“六个一流”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山西、运城举全省全市之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正威集团投资一流项目、引进一流技术、牵手一流企业,必将在运城打造一流产业链生态,培育壮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我们用代表未来的高精尖项目,在山西创造未来。”

  作为我省和我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正威运城新材料产业园项目重点做强做优铜基新材料、5G应用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配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带动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成为我市实现“弯道超车”的加速器。

  推行“标准地”改革是营造“六最”营商环境,提高土地供应效率,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的重大举措。正威项目,正是“标准地”改革的受益者。

  所谓“标准地”,是指在城镇开发边界内具备供地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和工业项目聚集区(以下简称“工业标准区”),对新建工业项目先行完成区域评价、先行设定控制指标,并实现项目动工开发所必需的通水、通电、通路、土地平整等基本条件的可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

  在以往,比如节能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洪水影响评价、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区域水土保持评价等事项,都得由企业自己来跑,而且是全部跑完才能开工建设。在“标准地”改革中,这些评价事项全部纳入政府统一服务事项名录,由政府统一免费提供。以更高标准的“熟地”供应给企业,进地开工时间大幅度缩短,基本实现了工业“标准地”项目“拿地即开工”。

  万荣县皇甫工业园区的山西新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从招商、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到进地仅用了70天左右,如按照原来的审批流程企业最少需要120天左右。夏县水头镇工业园区今年供应的标准化厂房项目,在行政审批过程中各部门审批工作“同步启动”,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并联审批”,审批时限由预计的85天压减为42天,有效降低了企业创业成本。

  简化办事程序,实行容缺受理,变审批办为承诺办、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企业办为全代办,用地单位作出承诺后即可进地开工,全市工业项目拿地开工时间平均缩短40%左右。据统计,实施“标准地”改革以来,我市工业项目交地时间普遍提高3个月以上,企业开工时间也缩短至当前的一个月左右,个别项目在15个工作日内开了工。

  “标准地”改革,在提高项目建设速度的同时,还提高了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效避免了各类闲置、低效用地现象。

  新的规则下,在给企业供应土地的同时,对于土地利用水平也由“事后提要求”变为“事前定标准”,比如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容积率、亩均税收、能耗控制、环境标准等等都在合同中白纸黑字说得清清楚楚。同时加强过程监管,在投资强度、建设进度、质量检测、安全验收、达产达效等环节建立监测核查机制,做到全生命周期管理、全过程无缝监管,按约定予以奖惩,切实解决项目“重前端引入,轻后端管理”的问题,督促用地企业履约践诺,防止土地闲置乱用。

  2020年全运城市供应的18个工业标准地项目中,目前已正常开工项目16个,其他2个项目正在办理施工许可证,近期将进地开工建设。18宗标准地应缴的土地价款已全部按照出让合同约定缴纳到位。

  未来

  向更广更深处延伸

  “标准地”改革以来,我市对全市12个开发区土地进行全面清查摸底,通过开展“闲置清零”“增存挂钩”等专项行动,为“标准地”储备土地9000余亩。同时,紧盯事前评价、评估、定标3个环节,细化7项评价评估体系,分类制定投资强度、亩均税收、能耗排放等标准,目前,全市已有6000余亩土地达到“标准地”条件。

  这些,都为我们实施“标准地”供给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是实现2021年全市所有新增工业项目用地都要以“标准地”方式供应的底气。

  在“标准地”改革探索中,我市还不断丰富创新改革内容,“延伸”已经成为新的关键词。

  第一个“延伸”是把“标准地”改革的范围,从10个省级工业类开发区延伸到所有产业聚集区,对新增工业用地全部按“标准地”供应,实现县域全覆盖。

  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标准地”改革主要在省级工业类开发区范围内实施,但我市个别县(市)并没有批准设立省级工业开发区,这些县(市)政府广开思路、大胆创新、先行先试,探索在已批准的产业聚集区、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启动实施了“标准地”改革。

  夏县没有设立省级开发区,现有水头工业园、瑶峰轻工业园、庙前电子工业园3个工业聚集区。经多次研究,该县最终将水头工业园确定为“标准地”改革区域。

  平陆县中小企业创业园区内一宗18.42亩的建设用地被竞买后,由于企业自身原因放弃投资。县政府牵线搭桥,引入新的公司对土地使用权进行了转让。县政府按照“标准地”指标构成,将该企业进地前预计产生的评价事项费用共38.75万元,由县财政审核后支付给企业。

  第二个“延伸”是将“标准地”产业类别,从工业拓展至生产性服务业。临猗县、万荣县两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共以“标准地”方式供应工业项目4宗,供地面积362.96亩。其中万荣县1个项目属标准化厂房项目,主要服务对象为各类农产品加工、物流、批发企业;临猗县3个项目,主要用于农产品批发销售、现代物流等。

  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对这两个农业大县而言,在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以及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个“延伸”是将“标准地”向“标准地+标准化厂房”拓展,今年已在“标准地”上新建标准化厂房10万余平方米。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标准化厂房总计近97万平方米。

  如今,我们的“标准地”改革做法基本成熟,下一步将统筹谋划,细化措施,继续深化拓展。成果应用方面,要全面复制推广“提前做评价、事前定标准、供时要承诺、供后强监管”的“标准地”改革经验做法,实现2021年全市所有新增工业项目用地都要以“标准地”方式供应。优化服务方面,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各开发区管委会的主体作用,提高各级各部门在“标准地”改革中的服务保障水平。供后监管方面,要对取得“标准地”的用地企业,在项目建设、竣工验收、达产复核等环节建立监测核查机制,重点对合同履行、承诺兑现情况实施协同监管,按约定予以奖惩,切实做好改革的“后半篇文章”。


原文链接:http://zrzyt.shanxi.gov.cn/xw/chnl399/202108/t20210801_260065.s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内参 td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