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内参!
土地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资讯 > 正文

深海的冰火传奇

发布时间:2021-08-12 来源: 自然资源部 作者:佚名

  2017年5月18日,在我国南海神狐海域“蓝鲸Ⅰ号”钻井平台上,烈烈火焰被燃烧臂举向天空,如象征希望的火炬。原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向世界郑重宣布: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这也是世界首次成功实现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安全可控开采。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来贺电:“这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在掌握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中国人民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通往神狐之路

  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遇火可以燃烧,因此也被称为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常见于深海沉积物或陆上永久冻土中,分布广泛、资源量大、能量密度高、清洁高效,是未来主要接替能源之一,受到各国政府和科学界的密切关注。

  自20世纪60年代起,以美国、日本、德国、中国、韩国、印度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制定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研究计划。开发天然气水合物,各国都在暗自发力。中国的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前行路上每一步都走得自信而坚定。

  1999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成立。作为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我国在西沙海域开展了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并在此发现了重要地震标志——似海底反射。

  2001年1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组建了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室。随着天然气水合物调查不断深入,200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家专项。

  2002年3月,“海洋地质四号”调查船在海底重力活塞取样中,发现一些地方甲烷高含量异常,找到了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的证据。2004年5月,由中德两国科学家组成的科学考察队,在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发现面积巨大的碳酸盐岩礁。这是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重大证据,被命名为“九龙甲烷礁”。

  从2007年开始,我国加快了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步伐。2007年4月~6月,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实施第一次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取样,首次钻获高甲烷含量的实物样品。同时,我国不断加强天然气水合物探测技术研究。“十一五”之初,国家863计划实施“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关键技术”重大项目,涉及热流、地化、地震等相关的探测技术共11个方面,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探测科研团队随之建立。

  2011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新的天然气水合物国家专项,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工作进入新阶段。

  2013年,我国在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开展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工作,在水深800米的海底取到可视的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发现了超千亿立方米级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

  2015年,我国科学家开始围绕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展开工作。当年3月,用中国自主研制的“海马”号4500米级非载人遥控潜水器,首次发现了海底巨型活动性“冷泉”,并在冷泉区使用重力取样获得天然气水合物样品。

  2016年6月25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天然气水合物工程技术中心”在广州正式挂牌。同年,中国地质调查局通过开展钻探,在神狐海域发现了超千亿立方米级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并为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确定了试采矿体和目标井位。

  一个震惊世界的成就正在孕育。

  火焰怒放60天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我国在南海的冰火壮歌已唱响序曲。3月6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全球领先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Ⅰ号”从山东烟台起航,7天后抵达南海神狐海域。

  3月28日,作为当时中国地质调查局“五大科技攻坚战”的头号工程——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的第一口井在我国南海神狐海域正式开钻。

  5月10日,在完成钻井、储层改造及井下设备安装作业后,试采井开始启泵降压。14时52分,火炬臂一次点火成功,我国从南海神狐海域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米~277米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中首次开采出天然气。

  5月18日,试采井连续产气近8天,最高单日产量3.5万立方米,平均日产量超1.6万立方米,累计产气超12万立方米,天然气产量稳定,甲烷含量高达99.5%,超额完成了“日产万方,持续一周”的预定目标。

  为贯彻落实5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贺电关于促进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产业化进程的指示精神,中国地质调查局迅速调整试采施工方案,将试采时间由原计划的7天延至60天,以求取得更多更全的试采数据,进一步验证试采技术方案和环境安全防控技术,为促进产业化积累更多经验。

  6月上旬,台风“苗柏”在附近海域形成,试采现场指挥部与“蓝鲸Ⅰ号”操船团队根据南海前期台风的特点,以及对平台动力系统和定位系统的能力评价,慎重作出“保持生产测试,原地抗击台风”的决定,同时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

  6月12日,“苗柏”逼近,风力突然由预测的9级增至11级,海况异常恶劣。“蓝鲸Ⅰ号”凭借强大的动力定位系统和经验丰富的操船队伍,一直保持在安全区域与台风正面对抗,实测最大漂移距离不超过6.5米。狂风暴雨中,天然气水合物燃烧的火焰未灭。

  截至7月9日14时52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连续试气点火60天,累计产气30.9万立方米,甲烷含量最高达99.5%,获取科学试验数据647万组,为后续科学研究积累了大量翔实可靠的数据资料。7月9日~ 18日,试采团队按照施工方案进行试采井的封井作业。

  至此,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圆满成功。

  从跟跑到领跑

  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广泛,占全球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的90%以上,但开发难度最大。如何防砂、保障产气通道通畅等难题困扰着各国科学家。我国首次实现这一类型天然气水合物的安全可控开采,取得了理论、技术、工程和装备的自主创新,为实现天然气水合物商业性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储备,积累了宝贵经验,实现了在能源勘查开发领域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这次试采,我国实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理论创新,建立了针对我国海域地质特点的天然气水合物系统成藏理论,创建了天然气水合物“三相控制”开采理论方法;形成多项深水浅软地层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技术工艺,破解了极松软地层钻完井和固井难题,有效改善了泥质粉砂储层的渗透性,实现未成岩超细储层的有效防砂,探索出一套稳产有效的压降调控体系;实现试采生态环境安全可控,监测结果表明,试采甲烷无泄漏,大气、水体生态环境无污染,海底和井下未发生地质灾害,初步证实天然气水合物绿色开发可行。

  2017年11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天然气水合物成为我国第173个矿种。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和开发,迎来全新发展时期。

  2017年8月,原国土资源部与广东省政府、中石油签署《推进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先导试验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2018年3月,原国土资源部与海南省政府、中国海油签署《推进南海重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先导试验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主要目标是联合建设具有规模产能的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示范基地,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

  2020年3月,我国第二轮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在南海神狐海域取得成功并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突破了深海浅软地层水平井钻采技术装备世界性难题,实现了产气规模的大幅提升,在主动关井的情况下,试采连续产气42天,创造了“产气总量149.86万立方米,日均产气3.57万立方米”两项新的世界纪录。产气总量是2017年第一轮试采60天的4.8倍,日均产气量是第一轮试采的6.9倍。创新形成了六大类32项关键技术,研发了12项核心装备,其中控制井口稳定的装置吸力锚打破了国外垄断。

  实现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大致可分为理论研究与模拟试验、探索性试采、试验性试采、生产性试采、商业开采5个阶段。我国第二轮试采成功实现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阶段性跨越,向产业化迈出了关键一步。


原文链接:http://www.mnr.gov.cn/dt/ywbb/202108/t20210811_2676390.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内参 td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