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内参!
土地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知识 > 正文

各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提升耕地质量 端稳中国饭碗

发布时间:2022-05-14 来源: 农业农村部网站 作者:佚名

  

  

  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

  实施“旱改水”工程、开展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分类改造盐碱地……各地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用实际行动保证“农田就是农田”“农田必须是良田”,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守牢耕地红线、改善耕地质量是关键。各地如何做好耕地“文章”,端稳中国饭碗?请看记者调查。

  守好子孙田

  稳住基本盘

  “以前,仁丰村的地与地之间,落差最高的地方有十几米,现在都是一马平川,变成了良田。”望着碧绿的田野,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木塘垸镇仁丰村党总支书记潘仁广说。

  这得益于“旱改水”工程。木塘垸镇位于沅水中下游,三面环水。过去,村民种的不是水稻,这里多作旱地使用。“种棉花、种果树、种蔬菜,五花八门,有些地块甚至常年抛荒。”潘仁广解释,主要原因是这一带的土地多为低矮丘岗,旱不能灌、涝不能排,又是沙质土壤,锁水能力较弱。

  为了守牢耕地红线,近年来,桃源县自然资源局通过实地勘测,决定在木塘垸镇实施“旱改水”工程。几代人种的旱地要改成水田,潘仁广起初心里有顾虑。第一批选址时,潘仁广和村民们没同意。

  在隔壁几个村,“旱改水”工程开始实施。新建机耕路,方便机械作业;新建沟渠,提升排灌能力;调运土方,改善耕作层……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改造后的水田成了高标准农田,经过两年的种植,水稻产量逐年攀升。潘仁广心动了。

  2019年,仁丰村赶上了第三批“旱改水”项目的快车。经测算,仁丰村5300亩耕地,有近4000亩旱地具备改为水田的条件。当年,仁丰村就一口气改造了2000多亩,第二年又接着改造了1000多亩。

  如何确保良田种粮?潘仁广介绍:“我们建立机制,村民跟村级合作社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合作社再将水田流转给种粮大户,统一种植水稻。村支两委和14个村民党小组负责对水田实行巡查监管,坚决遏制基本农田‘非粮化’。”

  目前,常德市已建起482万亩高标准农田。全市土地流转率达到60.88%,耕地利用有了更坚实的主体。同时,常德市还建立了防止耕地“非粮化”长效监管机制,出台18条硬措施,严守耕地红线,为规模种粮、发展现代农业拓展空间。今年,在系列防止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措施的支持下,常德的粮食计划播种面积达882.9万亩,继续位居湖南省第一位,牢牢稳住了基本盘。

  保护性耕作

  土地更肥沃

  “墒情不错,地里够湿乎。”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艾里乡,46岁的张家明扒开田里的秸秆,抠开松软的耕土,指间传来凉丝丝的潮气。2013年,张家明开始经营起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去年秋收时,秸秆被收割机粉碎成约10厘米长,全部铺在田里。

  “如今,咱们艾里乡全都用保护性耕作模式种地。”张家明说,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是给土地盖“被子”,盖住田里的水汽和表土,把营养还到地里。以前,村里农民拉着自家的水箱,在垄上挖个坑、放种子、灌点水,做“水种”才能出苗。这两年春耕,张家明采用新法子种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机一次作业完成播种,没有浇灌,玉米正常出苗。张家明共流转了1200多亩耕地,不用浇灌,一公顷地能省100多元的电费。

  在松原市,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模式正在不断推广,全市保护性耕作作业面积从2019年的339万亩稳步提高到2021年的771万亩,今年将达850万亩,超过玉米播种面积的70%。秸秆粉碎覆盖地表保护性耕作、玉米秸秆粉碎全量还田深翻等技术迅速推广。

  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方式,为啥能在松原迅速推广?“政策到位,服务到位,农民得实惠。”前郭县农机服务中心副主任王福祺说。

  近年来,松原市县两级整合涉农资金,优先用于黑土地保护项目,以每亩40元标准给予差异化的作业补助。市里还抽调专家,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秸秆全量还田每亩可拿到60元补贴,减半还田每亩可以有30多元补贴。”张家明把账算得很精细,种一亩地的人工、机械等成本17元,每亩秸秆还田补30元,“咱们种地收益有保障。”

  “传统整地、起垄、播种,农机在地里碾压五六遍,加速耕地板结。”王福祺说,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精髓在“一增一减”,秸秆还田给土壤增养,农机一次进地完成播种,减少耕地板结。

  “种地成本减了,效益增了,地越种越肥。”去年,合作社经营的地块亩产达到1300多斤,张家明非常兴奋。今年,张家明准备带领合作社尝试“条带耕作”方式,进一步发挥黑土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势。

  滨海盐碱地

  长出“金豆豆”

  春耕时节,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内,智能农机来往穿梭,哒哒作响。万亩田野间,苜蓿苗肥棵壮,麦苗长势正好,春风拂过,泛起层层绿浪。

  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位于山东省东营市,这里八成以上土地是盐碱地,面积达43.97万亩,盐分含量从1‰—10‰自西向东梯次分布。

  “一片光秃秃的土地,地表遍布着白色斑块。春天旱风起,沙土眯人眼。一场小雨后,土地又返碱。”这是山东省农科院基地管理中心东营基地二级研究员郭洪海记忆中盐碱地的模样。

  “治理盐碱地,难在3个字——‘盐’‘板’‘瘦’。区域海拔低、地下水位高,水分蒸发后,盐分常年在地表集聚;土壤易板结,下雨一摊泥,干时邦邦硬;土壤肥力低,速效养分缺乏。”郭洪海说,“咱们搞科研,就是围绕这3个字寻办法。”

  田野里,一排排管道喷洒出细腻的水雾,均匀洒在麦苗上。“从前是深沟大壑、大水漫灌,冲刷土壤盐分,一亩地得用180到200立方米的水。”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罗守玉说,这些年,农高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采用管道节水降盐、微咸水利用等新模式,用“管道”代替过去的“渠道”,一条小沟代替过去10米宽的深沟,3年时间可将盐分从4‰—6‰稳定控制在3‰以下,节约淡水38%以上。

  “我们应用微生物菌肥、生物有机肥、绿肥、秸秆还田等方式,依托精准施肥技术,走用养结合、种养结合的路子,近3年,地力提升了1到2个等级。”罗守玉说。

  改良土壤是盐碱地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但要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还得寻求新突破。近年来,农高区转变育种观念,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建设耐盐碱植物种质资源圃,收集种质资源13科42属89种1.5万份。

  借助加速育种平台,农高区精准培育出一批耐盐碱植物新品种:马铃薯新品种亩产达4413公斤,紫花苜蓿干草亩产595.4公斤,黑小麦亩产600公斤……目前,农高区已筛选评价育种材料6000余份,选育37个耐盐作物新品种(系),示范推广面积9.2万亩。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ztzl/gdzlbhyjs/mtbd_28775/mtbd/202204/t20220412_639662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内参 td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