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内参!
土地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说说 > 正文

接续奋斗 乡村振兴开新局

发布时间:2022-05-15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壮美新广西,腾飞正当时。

  3月2日,25吨优质沃柑从武鸣区启运青岛港,通过海运走出国门,40天后进入加拿大市场。作为全国水果大省区,近年来,广西按照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的要求推动水果产业跨越式大发展,水果年产量超2750万吨,连续4年稳居全国首位。水果产业成为数百万脱贫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强调,要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继续支持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要立足广西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打造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要严格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保护耕地的责任,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八桂儿女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按照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广西各族人民上下同心,携手奋进,聚焦乡村振兴总目标要求和“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工作主线,后续帮扶措施精准发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共同富裕的道路越走越宽。

  一年来,广西不断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全力抓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农业实现稳产稳收,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更加富裕富足。

  粮食全面丰产丰收。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加快提升农机化水平,强化粮食生产激励,推动粮食稳产增收。2021年,我区粮食播种面积达4234.3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277.3亿斤,粮食产能全面提升,新征程步履更稳健。

  特色产业遍地开花。大力推进帮扶产业发展,成功打造粮食、蔗糖、水果等6个千亿元产业集群,中药材等3个500亿元产业集群,水果、秋冬菜、优质鸡、罗汉果、茉莉花(茶)等产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一。

  持续培育“桂字号”农业品牌,加强消费帮扶,“广西好嘢”目录遴选发布411个农产品,全区累计销售帮扶产品233.57亿元。

  这一年,广西大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积极推动和改善农村地区居住、医疗、就业、教育、饮水、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保障,推动乡村建设取得实效,乡村更宜居宜业。

  农村生活环境显著提升。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新增4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区乡镇通二级或三级公路比例达90.6%。4G网络覆盖全部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组织13万名工作人员,对1001万栋农村房屋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治,1.0448万户农村危房得到改造,乡村变得更洁净、更美丽。

  “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得到有效巩固。继续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新建义务教育学校56所、改扩建6279所次。进一步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动态跟踪监测机制,加强农村饮水工程设施养护,全区共安排23.2亿元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237.6万名群众乐享幸福成果。

  一年来,广西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狠抓防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推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着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民生福祉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显著提升。

  搬迁群众实现安居乐业。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各项政策精准发力。全区506个集中安置区中,配套建设完成1184所义务教育学校、882个医疗卫生场所、3226个社区综合服务便民利民中心,安置住房不动产权登记完成率100%,安置区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提升。

  脱贫地区发展正在接续推进。广西出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产业奖补政策,优化县级“5+2”、村级“3+1”产业目录,在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给予5年以上集中倾斜支持,全年共安排中央和自治区衔接补助资金达167.19亿元。支持建设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乡村振兴项目965个,总投资1290亿元,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2021年,全区有276.1万名脱贫人口实现务工就业,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3357元,同比增长15.86%。广大农民辛勤耕耘,勤劳付出,换来沉甸甸的收获,希望的田野充满活力。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ywkb/t1181199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内参 td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