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内参!
土地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反腐倡廉 > 正文

串点“廉”线 清风徐来 ——广西全面推进清廉乡村建设记

发布时间:2023-07-11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夏日午后,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蒙山县新圩镇坝头村,沿着平整的柏油路步行,阵阵清风不时拂面而来。在村中小巷漫步,抬头看,墙上娟秀的字体写着“坝头咏廉”诗,竹篱间的一丛丛金橘树边,老人们在午后的阳光下围坐聊天,玩耍的孩子们不时跑过,留下串串笑声。

  在坝头村,温暖的阳光与凉爽的清风不仅勾勒着村中处处美景,也浸润着这座小村的清廉乡风。2021年,坝头村党员干部群众用时28天,在村中建起“清风巷”“阳光巷”两条巷道,并用蕴含廉洁文化的彩绘图、标语进行装饰,为全村干部群众打造家门口、村道间的廉洁文化阵地。

  阵阵清风,不仅拂过了坝头村的小巷,也吹进了八桂大地的阡陌间。近年来,广西制定《大力推进广西清廉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并提出清廉乡村建设“311工程”(清廉干部队伍提升工程、清廉制度机制完善工程、清廉思想文化培育工程三大工程,及11项核心任务),在全自治区范围内培育创建清廉示范村187个。5月26日,广西召开2023年自治区全面深化清廉乡村建设暨乡村治理现场推进会,提出创新开展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治理“两制一化”试点示范创建,助力清廉乡村建设步伐向前迈进,让一幅村干部清正、村务清爽、民风清朗的清廉乡村图景串点成线,渐次铺展。

  

  党建引廉让群众切实感受干部清正履职

  夕阳即将落山之际,来宾市武宣县通挽镇江龙村小学的放学铃声响起,来接孩子的家长在校门前聚集起来。“前几年,校门口没有护栏,学校离省道只有几米,有些家长骑电动车来接孩子放学,存在安全隐患。”村小学校长陆春更回忆道,“2022年暑假前后,我们去村委会的‘五事’登记窗口反映了这个问题,赶在9月开学前,护栏就建好了。”

  江龙小学护栏的快速修建,得益于党建引领下“五事共治”乡村治理模式的实施。2021年,为破解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机制不畅通、履职事项不明晰等问题,通挽镇探索建立将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急难事、期盼事进行一体治理的“五事共治”机制,在各村委会设立“五事”登记窗口,成立镇、村两级“五事”交办工作小组,收集研判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并建立各层级的治理清单,由党员干部分类分流履职,村务监督委全程跟进监督,厘清党员干部“微权力”。

  在江龙村村委会大楼前的围墙上,“五事共治”结果公开栏记载着一项项任务清单的处理进度。“无论群众对于治理结果满意还是不满意,都会据实公开。村务监督委员还会对已办结的情况跟踪回访,镇纪委也会不定时对治理情况进行督办,我们为群众办事更要件件有着落,履职不懈怠。”江龙村党委书记韦芳华告诉记者。截至目前,通挽镇针对社会民生、平安建设、安全生产等不同领域,建立“五事共治”制度60多项,收集到各方面民情民意、问题建议共381件,协调解决367件,成功解决率达96.32%。2022年,通挽镇“五事共治”机制入选第四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清廉乡村建设,党员干部是关键。当前,广西整合基层党建、党风廉政、综治维稳等各项工作,把民生服务事项写进清单里,将权力装进网格里,在各村打造一支支作风清廉、战斗力强的干部队伍。

  在南宁市良庆区,62个行政村被划分6个片区,农业农村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和镇村干部混合编组纳入网格,通过上下联动,网格化推进清廉乡村创建,同时,推动“一岗双责”在村级落地生根。让干部在从严治党、民主决策、振兴发展、服务群众、廉洁奉公等方面作出承诺,建立干部廉政档案63份,激发干部廉政责任主体意识。“按图履职、划格定责、照单办事,不仅让乡村党员干部的履职边界更加清晰、干群关系更加和睦,也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清廉乡村治理成果。”良庆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

  

  智慧促廉推广“指尖上”的清爽村务

  “村里每一笔钱花到哪儿、什么时候花的,谁经手的,在大屏上动动手指点一点,就看得一清二楚,大家心里的疙瘩也解开了。”在坝头村,村党总支书记陈华源走到村民活动广场前的“一站两网”智慧大数据监督大屏前,向记者介绍。

  村务从“墙上”搬到“屏上”,对于坝头村村民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2020年,坝头村探索升级建设“一站两网”智慧监督平台,依托村级廉洁工作站,构建村务监督“物廉网”和党员监督“互廉网”的基层监督模式。“以前,村里发放物资经常有人抱怨自己没拿到或拿得少,有人还因为补贴问题投诉村委会。现在有了村务监督‘物廉网’,监督员根据发放名册核查物资是否精准发放,补贴是否如实到位,村民投诉少了,对干部也更信任了。”新圩镇镇长农庆斌告诉记者。目前,“一站两网”已在梧州市各区县推广,并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近年来,广西将数字化作为清廉乡村建设的有力抓手之一、不断探索创新村务监督模式,除了将二维码、智慧大屏等作为村务监管的创新手段外,还将党务、村务、财务决策全过程“搬”进直播间里。

  “村里的游乐设施如果建在路边,对孩子们不太安全,我们建议还是重新考虑选择位置。”近日,一场讨论村中游乐设施规划的“云直播”在贺州市钟山县红花镇红花村开展,直播间里,规划公司的工作人员与村干部群众就村庄规划进行商议,村民可全程观看直播,参与监督。“‘云直播’将党务、村务、财务决策的全过程搬上网,大家观看直播的过程中如果有异议,可以随时向村委会反馈意见。”贺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如今,除了数字促廉手段的创新外,广西乡村治理的数字化平台也在不断提档升级。今年以来,柳州市鱼峰区依托“两制一化”试点示范,打造了全自治区首个乡村治理数字化服务平台“鱼峰乡村钉”,建立“区、镇、村、组、户”五级数字治理体系平台并开发移动端,目前全区入驻平台人数达8367人。记者看到,“鱼峰乡村钉”配备了关于村务管理的多项应用设置,在其中,点击“村民议事”应用,就可以在线上发起议事群,在群里沟通、投票、公示具体的议事结果;点击“视频会议”应用,可以线上收看议事直播,云录制会议、自动形成会议纪要……“通过建立数字化服务平台,我们建立了从区县到镇到村到组户再到具体的连接关系,可实现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共享,助力阳光村务充分公开。”鱼峰区乡村治理数字化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文化润廉让清朗民风常驻千村万户

  夏日时分,柳州市柳江区百朋镇怀洪村的万亩荷田间,绿浪与花海相映,白鹭从水面掠过,一幅映日荷花盛景图在眼前徐徐展开。走进村中的“品莲思廉”栈道,村民正在其中漫步、乘凉。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赞美的是荷花,也承载着我们对清风廉政的愿望。”怀洪村驻村第一书记覃初料介绍。近年来,怀洪村依托独特的山水田园风貌及万亩双季莲藕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区,修建“清莲园”“品莲思廉”栈道、家风家训馆等,组成“荷风廉韵”文化带。“现在,不光是村里的干部群众会来到这里讲党课、话家风,这里也是柳江区重要的廉政教育基地,每年可接待各类廉政主题学习班、团百余次,接待学员逾5000人次。”覃初料告诉记者。2022年,怀洪村荣获自治区清廉示范村称号。

  清风拂阡陌,廉韵沁人心。怀洪村的“荷风廉韵”文化带,是广西打造乡村廉洁文化阵地的一处缩影。广西在清廉乡村建设实践中,将推进乡村清廉思想氛围营造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依托清廉文化阵地建设等方式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中廉政思想的当代价值,助力各村形成学廉、知廉、倡廉的良好氛围。

  除了特色清廉阵地建设,广西还将清廉文化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形式,让乡音传递阵阵清风。“种树必须壅好泥,养鱼必须筑塘基。治国必须先治党,严明党纪放第一……”在武宣县思灵镇思劳村开展的“读廉书唱廉歌寄廉语”活动上,武宣县贝侬山歌队用乡音向台下的群众道出声声“廉”音。近年来,武宣县将本地独特的贝侬山歌与廉洁文化建设深度融合,打造“贝侬山歌颂清廉”工作品牌,成立贝侬山歌颂廉宣传队10支。由县纪委监委、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山歌宣讲队进行歌词编写、节目编排。积极挖掘本土清廉故事、各级会议文件精神、清廉家风、禁止酒驾等颂廉主题,组织创作了100多首廉洁山歌,用亲切的乡音唱响清廉乡村建设主旋律。

  如今,广西各地积极挖掘优势资源打造清廉文化品牌,让崇廉敬廉的文明乡风吹进千家万户:北海市海城区赤西村打造“清风廉旅”,让广大党员干部在“一路清风”中接受清廉文化的洗礼;桂林市永福县崇山村探索积分集福模式,打造出“翰墨清风,廉韵崇山”廉洁文化品牌;贺州市八步区步头镇打造廉洁书屋试点村,不定期举办以廉洁为主题的读书沙龙、情景剧表演等活动。

  阵阵廉洁清风中,广西清廉乡村建设正在持续稳步推进。“今年全自治区打造的‘两制一化’专项行动走在全国基层治理的前列,在此次行动中,全自治区将在17个县、108个乡镇(含街道)、3080个行政村整体推进清廉乡村建设试点工作。”广西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试点示范创建中,要边推进、边总结,形成一批可复制、能推广的实践成果,进一步提升扩大清廉乡村建设覆盖面,让越来越多廉洁乡村串点成线。”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xgk/ztjj/ddjs/lzwh/t1668550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内参 td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