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内参!
土地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应用 > 正文

农村牧区“三变”改革9种模式之五 ​闲资产变“金饭碗”小产业有大作为——乌审旗乌兰什巴台村

发布时间:2023-08-24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作者:佚名

  

  乌兰什巴台村地处图克镇东北部约20公里处,与伊金霍洛旗红庆河镇、新街镇相邻。乌兰什巴台村土地总面积18.1万亩,耕地面积11200亩,林地面积149283.5亩,草地面积19341.8亩。下辖10个农业社,总户数983户,总人口2280人,是个比较贫困的村。近年以来,图克镇乌兰什巴台村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积极挖掘优势资源,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轮”同时驱动、持续用力,坚持“生态优先、地企合力、增收富民”发展之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驶入乡村振兴“快车道”。2021年乌兰什巴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470万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突破100万元,实现了从“空壳村”到“百万村”的蜕变,实现了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三生共赢”的良好局面。

  

  

  

  

  巧用闲置资产,找准发展新路子。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立足村情民情,多次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积极探讨集体经济发展思路,结合周边有中天合创、中煤等多家大型企业的区域优势,将集体所有的闲置办公用房、废弃校舍整合利用,投资130余万元,建设劳保手套厂。该厂占地面积1500㎡,建筑面积1000㎡,有专业生产机器设备30多台,由村集体成立股份公司控股。目前,劳保手套厂每天可生产手套5000双,年产量可达300万双,同时还为当地20多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巧用优势资源,实现民富村强。依托本地沙柳数量多、生长快等立地资源优势,利用部分闲置旧校舍,积极指导村集体经济项目提质转型升级、扩容增效,创办生物质颗粒厂。生物质颗粒加工厂通过平茬沙柳、回收利用树木枝条、农作物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生产加工成为新型环保生物质颗粒,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沙柳“变废为宝”,在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同时,实现了沙柳循环利用。随着自身不断发展壮大,如今,生物质颗粒厂已配备各类生产设备32台,年产生物质颗粒燃料1万吨。2019年以来,颗粒厂共申请了平茬沙柳项目10万余亩,厂方与当地农牧民签订定向收购协议,农牧民动手平茬沙柳并以每吨160至180元的价格售卖给颗粒厂,仅农闲时平茬沙柳一项,农牧民每年可增收5000至8000元左右。

  

  

   打印 关闭

   信息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办公室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xw/nmyw/202308/t20230824_236624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内参 td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