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内参!
土地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法律援助 > 正文

“地质万卷书”展沧桑巨变亿年史---河北省地质博物馆的竹简式易水砚

发布时间:2023-08-25 来源: 河北省自然资源厅 作者:佚名

  “地质万卷书”展沧桑巨变亿年史

  ---河北省地质博物馆的竹简式易水砚

  深灰色的岩石雕刻成书简的形态,边缘上有裂隙、虫蛀痕迹,还有未掸去的泥土,仿佛刚刚出土的文物,古朴大方、底蕴深厚。金黄的文字、鲜红的图章图赫然其上,还以河北版图形状刻挖砚堂。这就是河北地质博物馆中的镇馆之宝之一——名为“地质万卷书”的竹简式易水砚。

  这方砚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邹洪利大师领衔创作,长3.1米,宽1.0米,高0.56米,砚台上方镌刻《河北地质赋》,讲述了河北省地质地貌概况、地质工作及对未来的展望,同时以河北版图刻挖的砚堂中凸出北京、天津、雄安新区,寓意雄安新城拔地而起、京津冀协同发展未来可期。砚台所用石材为易县优质玉黛石,是河北特有石材,既体现河北特色,又有地质科学内涵。

  从历史走来的易水砚

  砚者,又称研,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最早用于研磨或破碎矿物颜料,以绘制彩陶和岩画。易水砚产于河北易州(今易县),始于战国.盛于唐代,中国石砚之鼻祖。《易州志》载:“砚台,产于台坛村。”《保定名产》记载:“易水砚石不亚于端溪”、“砚石有紫、绿、白诸色,质细而硬,为砚颇佳”。千百年来,易水砚以其天赋的优等石料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名扬天下,有“南端北易”之称。历代文人墨客都到过易州求墨赏砚,陈子昂、李白、杜甫、柳宗元等诗人以及康熙、雍正等皇帝均在易县留下诗文墨宝。

  易水砚石材,细润如玉,石面光泽,质刚而柔,硬度适中,发墨快,不伤毫,墨汁流润而不易蒸发干涸,是制砚的最佳石料。1982年,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为易水砚题词“易水精舍”并赋诗日:“易水萧萧,砚底波涛;笔歌墨舞,功在柔毫。”

  2006年,为了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和河北省易县旅游文物管理局联合组队,对易县南北林墓区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共发掘汉代墓葬19座,其中13号墓出土了一组石黛板,被有关专家认定为东汉时期的石砚。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易水砚,从而为易水砚的悠久历史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佐证。这组石黛板选料非常讲究,用的石料为玉黛石,质地细腻,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并已经具有了实用性的设计意图,表明易水砚在当时已经成为倍受珍爱的文房用品。它们的出土也使易水砚的历史提早到了1800年前的东汉时期,是中国最早的石质书写砚之一,早于“四大名砚”四、五百年。

  易水砚的岩石学特征

  制作易水砚常用的石料包括玉黛石和紫翠石,是易县出产的的制砚石料。玉黛石有绿色、灰色、白色、浅紫红色、深紫色等颜色,石上往往分布着黄色、绿色等颜色的线状、片状、云状等不规则的斑纹,称为“彩”。紫翠石本体色为紫红色,部分石体上分布着白色、黄色等颜色的圆形斑点,称为“石眼”。“石眼”中间有另一个规则清晰的斑点为“眼中眼”,或称“活眼”。

  玉黛石、紫翠石的主要矿物均为石英和伊利石,次要矿物为微斜长石、钠长石、赤铁矿、绿泥石、沸石。此外,紫翠石的次要矿物还有方解石、蒙脱石、蛭石,比玉黛石更加复杂。由于紫翠石中黏土矿物的比例为30%―50%,玉黛石中黏土矿物的比例为30%―40%,因此它们的岩石学名称分别为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二者均呈层状构造,结构细腻,硬度低,适于雕刻。

  易水砚所产出的地层为寒武系馒头组,矿体由暗紫色―紫红色夹灰绿条带/淡青色圆斑泥岩、深灰色夹灰绿色条带泥岩组成。

  寒武纪中期(馒头组地层沉积期,距今约5.09亿年)华北呈现为一个半封闭的内陆浅海,简称为华北海,为一北、西、南三面为陆的海湾,北至蒙古古陆,西达冀晋交界地带,其形状如同向东南开口的簸箕状。海底的地势呈现东南低、西北高,受沙坝、堤岛、沙嘴的阻隔,海水处于半封团低能状态。北部及西部处于滨海地带,水体很浅,水中的细粒物质经过沉积、压实和成岩作用,形成页岩、泥岩。后经数次地质构造运动抬升出露地表,成为文人墨客喜爱的砚石。可以说,易水砚石五亿年前海滨泻湖中静水泥质物质不断沉积的结果,是大自然用时光打造的珍贵礼物。

  弘扬传统,开拓创新

  易水砚的制作,需要严格的步骤,分为采石、选石、设计、雕刻、磨光五步,每一方砚台的完成都凝聚着工匠的心血。

  根据易县不同阶段的出土文物分析,本地雕刻技术已有几千历史,历经商、周、战国、东汉各个时代,随着青铜、铁制工具的出现而不断提高,有着清晰的传承脉络和确切的实物佐证。因此,可以说珍贵的东汉黛板砚直至现代易水砚制作技艺正是本地雕刻技术不断传承、演变的结晶。2008年6月,易水砚制作技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北省地质博物馆利用易水砚石材,借助易水砚制作技艺,沿袭制作地质万卷书的思路,开发了“地质魂”——竹简式砚台,以楷书、华文新魏、隶书等格式镌刻的“三光荣”精神,寓意新时代河北地矿人继承发扬“三光荣”优良传统,加大勘查力度,加强科技攻关,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新贡献,奋力书写“英雄地质队”新篇章。

  

  

                                                              摘自《地球》2023年3期


原文链接:http://zrzy.hebei.gov.cn/heb/gongk/gkml/kjxx/kpyd/1089177517838776729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内参 td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