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内参!
土地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说说 > 正文

着力做实“五强”文章 探索产业振兴路径

发布时间:2023-11-09 来源: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江苏省泰州市紧紧围绕产业振兴这个重中之重,创新实施乡村振兴“七个一”工程,着力做实生产、载体、加工、政策、富民“五强”文章,扎实推进强镇兴村富民,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努力探索具有泰州辨识度的农业产业强市之路。

  强生产,提产能,扛稳扛牢稳产保供责任。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泰州始终坚持把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作为首要任务抓紧抓好,不断巩固提升稳产增产能力。一是全面压实粮食安全责任。严格落实粮食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2022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565.51万亩、总产281.32万吨,粮食单产每亩497.46公斤、单产水平连续6年全省第一。全市种植大豆20.1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0.874万亩,超额完成省定生产目标任务。积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种粮一次性补贴1.48亿元。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建设,新建成高标准农田33.66万亩,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以上。坚守耕地红线,全市共落实耕地保护任务396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355万亩,累计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2.96亿元。二是全力确保重要农产品保供。严格落实“菜篮子”市县长负责制,全市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140万亩左右,蔬菜、水果、畜禽、水产等“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以河蟹、小龙虾等为代表的“虾蟹经济”领跑全省,成为长三角优质农产品重要供应基地。三是全面提升科技装备水平。大力推进种业振兴,创建全省首个国家种业产业园,新入选省级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2家,建成农业科技创新平台21家。实施农机化“两大行动”,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兴化市、靖江市、姜堰区获批省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

  强载体,增动能,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坚持以乡村振兴“七个一”工程为总抓手,充分运用工业化思维、市场化理念抓好农业产业。一是建优示范载体。纵深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按照“六有六强”标准,完善组织架构,优化运营模式,形成“2+8+73”国家、省、市三级园区发展格局。泰兴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全国第二的成绩通过认定,海陵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全国第三(种业园第一)的成绩通过中期评估,靖江市、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率先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建设,靖江市、新桥镇等10个镇、德胜村等86个村,分别成为乡村振兴首批先行市、中心镇、示范村。兴化市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二是培强龙头企业。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双倍增”计划,引领农业市场化进程,24家农业企业获“双倍增”奖补资金660多万元。目前,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保有量363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72家。三是做响农业品牌。立足区域特点,培育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兴化大闸蟹、溱湖簖蟹、泰兴江沙蟹、姜堰大米、兴化香葱、靖江香沙芋等品牌发展壮大。成功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主场、“苏韵乡情”省级专场推介等活动,农业竞争力、影响力持续提升。全市获批泰兴江沙蟹等11件农产品地理标志、兴化大米等17件地理标志商标、靖江双鱼肉脯等6件中国驰名商标。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75.24%,位居全省第三。

  强加工,兴业态,拓展乡村产业发展空间。制定出台泰州市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打造优质粮油、特色水产、规模畜禽、健康食品、绿色果蔬、休闲农业等优势主导产业集群,形成“2+N”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格局。一是粮油蔬菜加工业链式发展。形成了年产值达60亿元的兴化市戴窑大米加工产业链、年产值达40亿元的“苏三零”面粉产业链及百亿级高港粮油加工产业链。兴化脱水蔬菜加工企业年产值达50亿元。建成粮油、大米、脱水蔬菜等5个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二是休闲食品加工业集聚发展。伽力森、安井、江苏鲜时、超悦食品等一批规模主食加工企业发展壮大,“黄桥烧饼”“靖江肉脯”“溱湖八鲜”“沙沟鱼圆”“靖江汤包”等一批“乡字号”“土字号”乡土特色食品品牌叫响市场。三是新产业新业态融合发展。实施休闲农业品质提升行动,利用千垛菜花节、溱潼会船节等知名节庆活动开展宣传,培育中国美丽休闲乡村4个。大力发展“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创成全国农业产业强镇5个,认定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个、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05个,培育全国乡村特色产业10亿元镇4个、亿元村3个。

  强政策,促保障,激活乡村产业源头活水。研究制订推进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配套支持政策,落实惠农惠企政策,不断提升农业经营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一是强化金融支持。持续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深入开展政银保企合作活动,惠及28.45万个农户和经营主体,授信额度达519亿元,“泰惠农.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品牌含金量进一步提升。全面开展农业设施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首期符合条件的156家主体、1.09万栋农业设施授信8500万元。二是强化基础提档。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提升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建成市级及以上数字农业农村基地193家,全市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面积占比35%以上。实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程,建成1410个村级信息服务站,全市农业信息化覆盖率68%以上。三是强化项目扶持。市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9800万元,精准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一批“加、新、高”项目落地投产。深入开展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提质增效年活动,全年实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174个,实际完成投资90.2亿元,重大项目建设做法被农业农村部专刊推介。

  强富民,促增收,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泰州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发展潜能,奋力走好共同富裕之路。2022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417元,增幅7.4%,增幅连续2年列全省第一,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92∶1。一是巩固衔接促增收。深入推进富民强村帮促行动,制定泰州市低收入人口认定管理办法,健全完善防返贫监测预警处置机制,深化“党建+帮扶”、消费帮促、产业帮扶等特色做法,积极实施省政府民生实事乡村公益医疗互助项目。二是党建引领促增收。创新实施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四强四有”行动,在全省率先发布村级集体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压实市(区)、乡镇、村三级书记“抓富”“促富”“领富”责任。2022年整合各级财政资金1.58亿元,扶持271个村实施140个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三是聚焦产业促增收。出台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扶持农民自主创业2.3万人,创新组织农产品消费促进月暨“品牌强农电商助农”主题活动、“泰惠农”优质农产品展销等。着力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全市建成2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涵盖各类农业经营主体940家,辐射农户17.37万户。

  


原文链接:http://nynct.jiangsu.gov.cn/art/2023/6/30/art_13276_1093820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内参 td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