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内参!
土地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农村土地 > 正文

【智慧农机】禾米业现代农业生产管理系统

发布时间:2023-11-09 来源: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一、基本情况

  仪征市壮禾米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创设育秧、配方施肥、植保、农机、米业五大专业合作社,是以开展农田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型合作社,为家庭农场加社员的组织结构,主要为新集镇及周边乡镇提供社会化服务。目前拥有社员528户,各类农机具247台套,综合服务面积6500亩,单项服务面积达5万亩次,流转面积2512亩,自有绿色农产品基地2000亩,主打品牌“朴树湾米”畅销市场,年各类经营服务总收入4100万元。

  近年来,合作社以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管理为目标,不断探索农机、农艺和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现有无人驾驶拖拉机5台、无人驾驶插秧机6台、无人飞机8台,建设了信息化管理室。为实现农场全空间、全天候、全过程无人化生产作业,促进产业发展,合作社还建立了可视化管理调度平台,将其与水稻机插秧测深施肥、犁耕深翻等作业相配合,使用手机端、PC端即可实施监管作业,达到人在家中坐、信息手中来。田间管理过程高效施肥、精准施药,做到智能化与绿色化协调统一,积极践行“碳达峰、碳中和”,助力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

  二、建设内容

  为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仪征市壮禾米业专业合作社与江苏北斗农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将“北斗农机管家”用于田间生产管理。“北斗农机管家”依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农机车载高精度定位测亩一体机、高清拍照设备、平台软件、手机APP、短信平台等五部分组成。

  

  通过“北斗农机管家”,可实时对农机进行定位和拍照,串联农机位置信息点形成历史轨迹,真实反映农机行驶和作业路线,准确掌握农机作业过程。将农机手的工资绩效与工作成果挂钩,通过系统记录的作业面积与作业质量进行考评结算,不仅提高了农机手的作业效率,使田间作业质量提升。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机手插秧测深施肥、犁耕深翻等平均收入增加近30%,工作的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在提供对外服务时,可视化管理调度平台可以很好地展现服务的田亩位置、田亩面积以及具体操作机手。实时照片返送更能让服务对象可以随时查看作业质量,提升了效率的同时规避了对外服务时可能产生的矛盾。机手们还可以使用微信公众号,农机作业开始前启动测亩,作业过程中无需任何操作,作业完成后结束测亩,自动得出作业面积,测量准确,操作简单,节省了时间成本和人力开支。

  此外,机手还可以通过江苏北斗的无人驾驶系统实现自动驾驶,从单调重复、高强度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延长作业时间,提高机车的使用率。驾驶员只需将农机开到田里,然后便可以离开农机,利用手机进行农机的远程启动,做好作业监管工作即可。极大提升农机的自动化水平, 降低农机操作对人工的依赖程度。

  

  仪征市壮禾米业专业合作社将北斗导航、现代农学、信息技术、农艺工程等应用于农作物生产耕、种、管、收、烘的全流程,建立以“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确投入、特色服务”为特征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管理方式,实现粮食作物生产作业从粗放到精确、从有人到无人方式的转变。

  三、主要成效

  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应用,实现了农田的精准化管理,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依靠经验来进行农业管理的模式,不仅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还提升了农业的智能化程度,促进了农业经营模式的规范与完善。

  2020年合作社管理面积1450亩,管理用工3人,工资支出240000元,亩产出1980元,机手日作业面积50亩,日平均工资350元。数字化管理平台应用后,2021年合作社管理面积3450亩,管理用工2人,工资支出180000元,亩产出2350元,机手日作业面积90亩,日平均工资630元,在降低了成本的同时提升了劳动生产效率。农药防治次数减少到2次,使用量减少30%,肥料采用北斗辅助驾驶技术结合侧深施肥技术,亩减少用量20公斤,实现了农药和肥料的双减,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壤板结水体富营养化等生态问题。

  目前,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方式已经相对成熟,经济效益良好,带动周边农户发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原文链接:http://nynct.jiangsu.gov.cn/art/2023/2/14/art_12086_107497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内参 td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