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内参!
土地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关注农地 > 正文

江苏省农机安全监理简报2023年第11期

发布时间:2023-11-09 来源: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全省农机安全源头管理和执法工作座谈会在昆山召开

  

  8月15日至16日,全省农机安全源头管理和执法工作座谈会在昆山市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省农业农村厅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要求,全面总结交流今年以来农机安全源头管理和执法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推动全省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会议充分肯定源头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成效。今年以来,各地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省厅重点工作部署,在主管局的领导下,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巩固提升年行动、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扎实开展源头管理、执法检查、宣教普法等重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各类农机安全风险隐患,全省继续保持道路外农机安全零伤亡,为夏粮丰收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一是农机安全监管责任进一步压实。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以落实“三个责任”为重点,加强省级层面的工作谋划和统筹协调,通报2022年源头管理和执法工作情况,制定全年农机安全监管工作要点,修订完善农机安全生产自评价指标,组织开展专项督促调研,不断丰富完善“七化”管理内容,推进“四全”监管,进一步压紧压实农机安全监管责任。持续推广农机安全网格化监管“柳堡模式”“张洪村经验”,核心是定格、定员、定责、定岗,逐步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域、责任到人”的农机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巩固专项整治“一年小灶、三年大灶”成果,坚持“两个清单”管理制度,推广使用镇村农机安全生产“一本通”台账,落实“一必须五到位”主体责任,农机经营服务组织隐患自我排查、自我管控的主动性有所加强,接受牌证管理、参加安全技术检验的自觉性有所提升。镇江市政府办印发工作文件,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提高政治站位,保障农机安全生产。淮安市以推广“张洪村经验”为主要内容,开展“农机安全网格管理示范村”创建活动,2023年度要求每个县区创建2个以上,盱眙县每个镇创建l个以上。

  二是农机安全源头管理持续深化。巩固集中登记检验工作模式。各地按照省工作部署,扎实开展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集中登记检验工作,充分发挥镇村网格在组织发动、现场协调、便民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提高集中登记检验效率和频次,行业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深度交融,源头管理齐抓共管的局面不断拓展。盐城市在镇村、农机合作社设立服务点300多个。淮安市丰富集中登记检验内容,组建“淮农农机志愿服务队”。截至目前,全省检验合格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11.98万台,比去年同期增加2.24万台;检验率分别达到67.7%、70.1%,同比分别提高11个、14个百分点。严格规范牌证许可工作。按照应登尽登、应检尽检、应考尽考的要求,各地在源头管理专项集中整治的基础上,常态化开展摸排,实时动态更新登记在册、无牌机具和手扶拖拉机这3个数据库,努力实现底清数明。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省级定期通报源头管理工作进度,常态化开展实地检查督促,组织70人次赴13个设区市、41个涉农县(市、区),并现场研究反馈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限。强化农机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把政策惠农与失信惩戒结合起来,加大“灰黑名单”制度的复制推广。创新农机安全源头管理,鼓励支持地方政府购买安全技术检验服务,昆山市是全省第一家。研究出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异地检验政策,为农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检审服务。南京、徐州、苏州、淮安、泰州5个市出台灰黑名单和分级管理制度,徐州市认定“灰黑名单”400多人,暂缓发放农机相关补贴,督促农机服务组织和机手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三是农机执法“四化”水平不断提升。深入开展“铁牛卫士”执法行动。紧盯“三夏”农机作业高峰期,组织开展“铁牛卫士 护航三夏”执法行动,全方位开展执法巡查检查,严厉打击无证驾驶、无牌行驶、未经检验等违法用机行为。强化执法调度,实行周通报制度,时刻保持农机执法严的氛围、严的基调。扬州市在全省率先出台智慧执法试点工作方案,探索农机执法信息化、数字化新路径。泰州市把智慧执法融入了事故演练现场。截至目前,全省共开展执法检查9982台次,同比提升10%;办结行政处罚2676件,同比提升5.4%;罚款金额26.7万元。持续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印发《江苏省农机执法人员着装及行为指引》,推动各地规范开展农机执法大练兵。坚持宽严相济、过罚相当,制定出台《江苏省农业机械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保证执法结果更加公平客观,提升执法公信力。突出拖拉机运输机组专项整治。徐州、南通、淮安、盐城、扬州、泰州等地已部署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宿迁市与公安、应急管理等开展联合执法行动26次,查处农机道路违法行驶案件24起。常州市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12家农机经销点进行检查。无锡市强化在册拖拉机运输机组管理,运用经济手段鼓励所有人主动报废淘汰,存量较2021年减少78.9%,打牢了农机安全基础。

  四是农机安全宣教普法持续深入。深入开展普法宣教活动。全省各地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主题,组织开展农机安全主题宣讲、警示教育和农机事故应急演练等系列活动。沈毅一级巡视员在全省农机安全行政执法培训班上作专题宣讲。5月30日,在常州市金坛区成功举办全省农机“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安全月期间,全省开展各类活动1300余场次,现场受教育群众10万人次。沛县组织开展“行走的农机安全课堂”活动,对全县乡镇农机网格人员实行全覆盖。加大宣教产品开发力度。省级归集整理各地制作的优秀宣教产品62部,丰富“扫一扫 更安全”二维码平台。淮安、扬州等地组建“田野蒲公英”宣教普法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农机安全进学校等系列活动,引导农民群众扫码学安全。宿迁市制作“农机安全一图全知道”。做好农机安全宣传报道工作。通报2022年全省农机安全宣传信息工作情况,表扬40名监理执法宣传信息工作先进个人。维护好省厅门户网站“农机安全监理”专栏,打造网上宣传阵地,发布各地工作动态400余条,向《中国农机化信息网》报送信息340余条次。编印工作简报10期,宣传报道全省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和各地典型经验做法。建立与《农民日报》《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常态化沟通渠道,提升农机安全工作的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

  五是装备和信息化支撑更加有力。加强农机安全检验装备建设。明确全省在2025年底前实现灯光、制动等检验报告上传率100%、检验装备配置率100%。目前,大部分地区已配备必要的检测装备,其中,常州、淮安、盐城、扬州四市已到位。强化牌证物资供给和监督。上半年使用财政资金58万元,保证各地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号牌证件的日常需求。对5个设区市、9个县开展牌证物资抽查,网上库存和实际库存完全一致。徐州市已完成全市牌证物资检查工作,苏州市将牌证物资列入每年专项检查。提升数字化监管能力。组织开发启用异地检验功能,优化农机安全宣教普法云平台,改造公安农机实时互通数据接口,推动长三角三省一市农业机械及驾驶人信息共享。

  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农机安全监管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一是从粮食安全的高度强化农机安全监管。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从中央到省委的一号文件,第一条都是强调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产保供。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今年省委省政府刚刚印发的《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行动方案》中,明确“实施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提升专项行动”作为七大专项行动之一,主要内容就是推进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农业机械装备智能化绿色化。今年夏忙期间下起了“烂场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专题召开全省夏收夏种调度工作会议,强调要让“丰收在望”变为“丰收到手”“颗粒归仓”。与其他省份相比,我省的农业机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完成了抢收抢种抢烘的粮食生产任务。我们要从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高度,进一步强化农机安全监管,做到机有牌、人有证,让安全技术状况良好的农业机械,高效有序地投入农业生产,维护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用高水平的农机安全保障农机化高质量发展。

  二是正视当前农机安全工作的短板弱项。农机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够到位。部分农机服务组织负责人的主体责任意识不强,还存在使用无牌机具的现象。一些合作社还没有明确安全员、没有建立安全管理台账、没有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基层监管执法能力有待加强。全省各地执法工作存在不平衡性,部分县区农业安全监管机构职责不够清晰,安全监管执法力量投入不足。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仍然较多,拖拉机运输机组无牌行驶、无证驾驶、违法载人等问题时有发生。新型农机的安全监管还是空白。我省绿色智能农机发展迅猛,农用植保无人飞机、无人驾驶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等新型农机具快速增长,但这些新机具的安全监管尚无明确的法规政策,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积极应对。苏州市对无人机安全作业发出了提示函,体现了安全监管触角的敏锐性,值得各地学习。

  三是合理应对农机安全执法网络舆情。随着国家对粮食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今年夏忙期间,农业综合执法的网络舆情有所上升,社会民众对农业生产关注度较高,网民对涉农舆情较为敏感。如何从正反两个方面,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大分析研判力度,牢牢把握舆情引导工作的主动权,将负面效应减少到最低程度,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分析,拿出应对之策。

  会议要求扎实做好当前各项重点工作。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建设农业强省起步之年。做好当前的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全省农机安全形势持续平稳,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各地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压紧压实各级农机安全责任,认真梳理总结经验做法,不断提升农机本质安全水平。

  一是推进齐抓共管,压实农机安全生产“三个责任”。各地要在主管局的领导下,积极统筹谋划,完善制度机制,将农机安全融入乡村振兴目标任务。把落实主体责任作为突出问题和重大突破口,突出“灰黑名单”制度的推广和运用,把农机化惠农政策、扶持政策与安全用机、守法用机紧密结合起来,统筹推进、一体建设,真正做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盐城市盐都区建立“红黑榜”制度、保障网格员工作待遇的做法值得学习。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模式,通过信息化手段,全面查清整改安全隐患,做到检查无盲区、隐患有记录、整改能闭环。推动在涉农社会治理综合网格中设置农机安全模块,实现与农机安全监管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完善农机安全生产网格化工作机制,推动乡镇政府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把农机日常巡查、检审动员、宣传教育等工作落实落地。实现全省网格化均衡发展和实体化运作,建成覆盖全省、高标准的农机安全生产 “大网格”。

  二是紧盯重大隐患,强化拖拉机运输机组专项整治。要按照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的《全省农村交通安全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精神,贯彻落实省厅《关于强化拖拉机运输机组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苏农办机﹝2023﹞7号)要求,盯牢拖拉机违法载人等重大安全风险防控,深化拖拉机运输机组专项整治。各地要深刻汲取近年来外省发生的涉及拖拉机的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教训,充分认识事故倒查问责的严重后果,从各地实际出发,高质量完成好无牌拖拉机运输机组的自查、复查和抽查这“三查”工作,坚决彻底地把底数搞清楚,留存台账资料。要将这部分机具纳入“待报废机具库”管理,逐人逐机发放书面禁用通知书,引导其主动报废。要与公安等部门建立定期会商、联动执法制度,严厉打击无牌行驶违法行为,切实防范化解农机道路安全隐患。摸排的时间安排分为三个阶段,自查截止到11月底、复查到12月底、省级抽查到明年4月底。这是今年下半年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视,抓实抓好抓到位。

  三是严格规范执法,防范化解农机安全隐患。各地要开展 “铁牛卫士 护航三秋”等执法行动,紧紧抓住秋季农忙、国庆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加大执法频次和力度,强化执法跟踪,引导农机手主动办牌办证,依法参加年度检验,用强有力的执法倒逼源头管理水平的提升。支持推动扬州、泰州、宿迁等地探索试点“智慧执法”模式,提高监管执法工作效能。要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贯彻落实《江苏省农业机械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省级将在秋忙期间按周通报各地执法工作进展,发布业务提醒,做好业务指导。组织开展执法交叉互查、执法现场观摩、优秀执法案卷和办案能手评比等系列活动,加强全省农机执法能力建设。同时,要从改进方式方法等方面入手,把严格执法和热情服务结合起来,既体现执法的力度又体现执法的温度。要加大农机安全监管宣传力度,公开执法依据、办案程序和处罚规定,满足群众对农机执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主动正确地引导社会舆情,树立农机执法机构的良好形象,让农民群众站到我们这边来,理解并支持农机安全监管执法,保护大多数人的安全利益,打击极少数人的违法行为。执法工作须臾不能放松,坚决克服“宽松软”,为农机化安全发展提供坚强后盾。

  四是提升宣教成效,打造“田野蒲公英”宣教普法品牌。各地要重视农机安全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农机安全宣教普法活动,聚力打造“田野蒲公英”宣教普法品牌。要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农民,深入农村乡镇集市、社区和农机经营服务组织,打通宣教普法的“最后一百米”,广泛持久地动员、组织和宣传农民群众,普及农机安全监管法规政策和违法后果。要创新形式和内容,在用好现有宣教产品的前提下,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图片、通俗易懂的乡言乡语,通过横幅标语、村委会公示栏和农村广播等“土办法”,让农民群众看得懂、听得懂,寓教于乐、喜闻乐见。要加强宣教普法效果的评估运用,以农民群众为中心,推动基层探索出更受群众欢迎、效果更好的传播路径和方式方法,让“田野蒲公英”散入寻常百姓家、播撒到乡村每一个角落。

  会议组织到昆山市巴城镇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陆家未来智慧田园现场观摩了合作社机务安全管理、第三方安全技术检验和智慧农业等内容。13个设区市、省农垦、省监狱管理局,以及昆山市、盐城市盐都区作交流发言。各设区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处室负责人、农机安全监理执法机构负责人、部分县(市、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人近90人参加会议。


原文链接:http://nynct.jiangsu.gov.cn/art/2023/8/22/art_12652_1099279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内参 td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