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内参!
土地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说说 > 正文

科学施肥的基本原理(下)

发布时间:2024-02-20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作者:佚名

  

  4.最小养分律 1843年,李比希在其所著的《化学在农业和生理上的应用(第三版)》一书中提出了“最小养分律”,作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是决定作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因素,产量也在一定限度内随着这个因素的增减而相应地变化。如果不针对性地补充最小养分,其他养分增加得再多,也难以提高产量。最小养分不是不变的,它随作物产量和化肥的施用而变化。例如,在20世纪60-70年代化肥施用之初,仅施用氮肥就能大幅度增产。随着氮肥的大量施用,80年代磷成为限制因素,不补充磷肥产量难以继续提升。到了90年代,钾成为最小养分,要取得高产必须氮、磷、钾配合施用。土壤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无机混合体,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正确施用各类有机肥料和化肥,才能维持养分平衡,获得丰收。

  5.报酬递减律 欧洲经济学家杜尔哥和安德森提出的一条经济规律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是指从一定土地上获得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增加,但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加,报酬的增加却在递减。在科学施肥方面,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所获得的增产量呈递减趋势。

  6.土壤肥力与因子综合作用律 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是土壤从养分条件和环境条件方面供应和协调作物生长的能力。土壤肥力是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的反映,由众多的因子构成,主要有直接因子,包括土壤中含有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大量元素,钙、镁、硫等中量元素,锌、钼、硼、锰、铁等微量元素,也称狭义的肥力。间接因子包括土壤的母质、物理结构、酸碱度(pH)、通透性、有机质含量、耕层厚度、水分含量等,并不是矿质营养,但对作物吸收养分却有很大的影响,称为土壤肥力的间接因子。外来因子包括作物品种、耕作、施肥、气候等,也左右着土壤肥力。众多因子综合作用形成了土壤肥力,一般用作物在土壤中不施用任何肥料所得的产量(即空白田产量)来衡量,称为土壤肥力的综合指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作物产量的构成有40%-80%的养分吸收自土壤,要提高作物产量,首先要提高土壤肥力,只有在高肥力的条件下,才能实现高产稳产。

  影响作物产量的众多的因子相互交织,因子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而且不断变化。例如,磷不足影响氮的肥效,增施钾肥可以促进氮的吸收,磷肥施用过量容易发生缺锌症等。作物丰产是诸多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和提高肥料的经济效益,一方面要注重各种养分之间的配合施用,另一方面也要将施肥措施与其他农业技术措施密切配合。发挥因子的综合作用是科学施肥的一个重要依据。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yw/syjs/trfl/202402/t20240206_246633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内参 td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