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内参!
土地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知识 > 正文

林毅夫谈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4-04-13 来源: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图片

  林毅夫资料图

  “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于3月26日至29日在海南举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在3月27日举行的“世界经济展望”分论坛上表示,出口增速放慢导致中国经济增速放慢,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灵活宽松的货币政策,所幸中国政策空间仍然较大。

  

  “全球经济正处于低水平均衡点。”林毅夫称,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为3.1%,仍未恢复至2008年危机之前的4.5%左右增长水平。此外,世界贸易增速在2008年之前超过经济增长速度2倍,而至今贸易增速低于经济增速。

  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导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不可避免受到影响,贸易增长速度由此放缓,造成产能过剩。林毅夫分析,在此情况之下,民营经济投资趋缓,由此影响就业和家庭收入以及消费。

  他指出,要把政策空间用好,要把新经济技术创新空间、传统产业上追赶空间用好。再加上必要的改革措施,相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会在5%以上。如果中国经济增速能够达到5%左右,中国仍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

  利用新经济三大优势创新和利用传统产业追赶优势创新,促进生产力水平上升,就是新质生产力。他直言,新经济三大优势包含:一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特性的新经济,在短周期的新经济技术创新上,中国具备人才优势;二是中国具有全世界最大市场优势;三是中国具备全世界最好的产业配套优势。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王波明:我首先请林毅夫教授,他曾经在世界银行做过首席经济学家,对全球经济一直都有研究,我想要林教授评论一下,刚才IMF的副总裁也讲了,从全球的角度来讲,在几十年里是最低的,如果按照今年的预测在3%左右,但是情况也不坏,亚洲是火车头,比平均高点,全球经济从美国、日本、亚洲、欧洲,您对今年的经济势头怎么看?

  林毅夫:非常感谢,刚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第一副总裁在谈世界经济展望的时候用了一个词“韧性”,世界经济相当有韧性,经济没有继续下滑,但是世界经济相较于过去的发展来讲低了非常多,因为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今年的增长率3.1%,2008年之前的增长率4.5%左右,还差了30%,为什么世界经济已经从2008年的危机还没有恢复到危机前的4.5%左右的增长,我的看法是发达国家的经济没有复苏,发达国家过去长期的年均增长率是3%,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美国今年的增长速度只有2.1%,欧盟国家的经济增长只有0.9%,低了2/3,日本经济增长速度只有0.7%,低了3/4,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没有复苏,带来全球经济增长继续下滑,她用了“韧性”一个非常正面的描述,但是从全球经济发展来看,只能说在低水平的均衡点。

  现在世界经济更重要的不仅是经济增长,还有贸易的增长速度,在2008年前世界经济增长速度4.5%左右,贸易增长速度在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以上,从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一直没有复苏,贸易增长速度也低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所以,我们关心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国家发展的时候,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中国现在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是第一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世界也非常重要。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出口国,由于世界的经济增长慢,世界经济增长慢,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慢是主要的原因,导致了贸易增长速度慢,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慢进口需求就少。这种状况下,哪个国家受到的影响最大?第一大出口国受到的影响最大,经济疲软产品需求就少,有一个具体的数字,2008年之前每年出口增长平均是18.1%,现在的出口增长低于过去30年历史水平,这对出口部门的影响非常大,出口部门过去按照每年将近20%的增长预测未来的出口增长,预测未来出口快就投资多,现在出口增长突然间慢下来,当时在预测高增长的投资就变成了过剩产能,而且出口部门是符合比较优势的部门,经济困难有各种原因,我觉得出口需求少,造成产能过剩,而且未来的预期也不少,这种情况下,民营经济的投资就少,现有的产能过剩,投资又少,创造的就业机会就少,所以影响了家庭收入,影响了家庭对未来的信心,消费也很难增长,过去几年我们一直讲依靠消费拉动经济,为什么拉动不起来?大家的收入不增长怎么敢多消费呢?因为出口增长慢所以导致了经济增长慢。

  这就需要政府做很多事,过去投资了很多基础设施,现在下行压力这么大,还需要做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有适度灵活宽松的货币政策,所幸中国的政策空间比较大,因为政府的负债即使在世界当中比重是比较低的。

  王波明:您的观点我们很清楚,全球经济速度放缓,发达经济体承担了很多责任,由于他们的发展速度慢了,中国也受到了一些干扰,特别是出口,这是您的观点。

  林毅夫:这个观点很重要,因为谈世界经济不能不谈中国经济。这种状况下,我们要有积极的财政政策空间,虽然现有的产业有不少的产能过剩,但是我们在新经济上还有很多投资的机会,即使在传统产业上也有追赶的空间,只要积极的财政政策运用好,维持一定的增长,大家有信心能恢复,这种状况之下,我认为过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跟世界银行在预测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的时候一般比较准确,在预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时候一般比较悲观,比如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4.6%,中国政府提出是5%左右,我相信在5%左右,而且也要把政策空间用好,把我们在新经济上的技术创新的空间、传统产业上追赶的空间用好,再加上把一些必要的改革到位,我相信今年的经济增长会在5%以上。

  如果中国经济能有5%的增长,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会是百分点,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

  观众提问:我是澎湃新闻的记者,我想请问一下林教授,刚才林教授谈到了亚洲经济增长的整体情况,我也想请问一下,听到一个说法可能今年中国整体经济达到5%左右,您是怎么看的?您是新经济理论相关的专家,请问您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新质”这两个词,我们怎么构建标准来评价新质生产力?

  王波明:林教授的第一个问题已经回答过了,第二个问题请林教授回答一下。

  林毅夫:关于新质生产力,主要了解到生产力的提升靠的是什么,生产力的提升主要靠的是技术不断创新,中国作为一个世界上最大经济体,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GDP13000美元即将进入高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提高生产力水平有哪些领域,也许在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也说了,一个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为特性的新经济或者第四次工业革命,在这个领域中国有很多机会,因为新经济与技术创新有一个特性,研发周期特别短,最主要的投入是什么,研发周期短,导致金融资本投入少,主要是人力资本。中国作为14亿人口的国家,人力资本多,人才多,在这种短周期的新经济技术创新上,中国有人才优势。第二个,如果技术突破了,中国有全世界最大市场的优势,因为技术突破以后如果能够马上进入大市场应用,它的成本就低,它的竞争力就强,它的标准可能变成世界的标准。比如现在在美国下载量最大的5个APP中有4个是中国开发的。第三个,如果它需要硬件,中国现在有全世界最好产业配套的优势,比如新能源汽车,最早特斯拉开发发展了十几年,最高产量不到3万台,濒临破产,到中国投资一年就建厂了,第二年就生产48万辆,由于生产48万辆让马斯克和他的公司股票变成所有汽车产业中估值最高的,中国在新经济上有这个优势。

  在传统经济上还有很多追赶的优势,如果我们能把这些优势发挥出来,并且利用各个地方的比较优势,如果你在新经济上有人才优势,有产业配套的优势,把它利用起来进行技术创新,或者在传统产业上有追赶的优势,利用当地的资源要素优势,把这个优势发挥出来进行技术创新、产业升级,那样的生产力就是新质生产力。习近平主席在参加江苏省代表团的讲话中就进行了非常全面的阐述,从这个角度来讲,所谓的新质是创新的两种方式,一种是新经济上利用三大优势的创新,或者在传统产业上的追赶优势,生产力水平上升的是新技术生产力水平,那就是新质生产力。

  观众提问:我是毕马温公司,我的问题提问给林教授,企业出海是很热的话题,很多中国企业在交流的时候都纷纷选择出海,不知道林教授对于企业出海的问题怎么看?我们有什么经验可以向其他国家借鉴吗?谢谢。

  林毅夫:这是非常好的问题,企业出海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到了阶段必然出现的现象,比如80年代中国大陆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到中国投资的企业大部分是亚洲四小龙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他们为什么到中国大陆来?因为那个地方变成新兴市场经济体,他们的收入已经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甚至高等收入阶段,工资水平高了,企业要创造第二春就必须到工资水平低的地方。我在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谈到了,中国已经是中等收入国家,达到了人均GDP13000美元,两三年之内中国一定会变成高收入国家,这种情况下,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必然转移到海外工资水平比较低的地方,或者中国中西部,中国中西部接纳能力有限,所以也必然会走向海外。还有跟中国脱钩转移到其他国家的,比如到越南,附加值高的中间产品主要来自中国,这种状况之下,有一部分因为发达国家去风险,把一部分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转移的其实是最终加工阶段,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中国往海外经营这是发展阶段的必然趋势,地缘政治也加速了一点,但是基本格局是经济力量决定的。


原文链接:http://nynct.shaanxi.gov.cn/www/xsjl0525/20240407/983935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内参 td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