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技术】2024年度农业主推技术——马铃薯抗旱节水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一、技术概述
(一)技术基本情况
针对内蒙古马铃薯生产当中存在的专用品种缺乏、用水量偏大、农药使用量大且不能科学合理用药、化肥用量大、高效水溶肥等新型肥料推广覆盖面小、土传病害逐年加重、旱作栽培技术成果不足等问题,提升内蒙古马铃薯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依托已有“内蒙古滴灌马铃薯高产高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成果,围绕马铃薯生产的重大技术需求,以马铃薯专用品种及水肥高效利用为主推技术,进一步集成熟化马铃薯抗旱节水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该技术以水肥一体化高效利用为核心,根据土壤地力、目标产量及马铃薯需水需肥规律,创新集成“选用优质品种、合理轮作、土壤深耕、种薯处理、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配施微肥、新型缓控释肥料、水溶性肥料,提高水肥利用率;在病虫害防控上,结合马铃薯晚疫病数字化监控预警系统,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结合,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控、减少马铃薯用药量,提升马铃薯品质;农机农艺技术配套,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的绿色高效技术,使马铃薯生产综合效益明显提升。
2023年,该主推技术在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等地大面积示范推广抗旱节水绿色节本增效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有效提高了马铃薯单产及品质,与常规种植相比,实现亩均节水10%、节肥15%、减药5%、增效10%,亩增收400元以上,突破了马铃薯节水高效生产中单项技术难以解决的技术障碍,显著提高了水分和肥料的利用率,使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品质改善、商品性提升,马铃薯种植者产值和效益得到有效保证,生态效益显著提升。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推广的区域重点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阴山沿麓马铃薯主产区、内蒙古东部的大兴安岭沿麓马铃薯种植区为主。示范推广的品种主要有:鲜食品种为希森6号、冀张薯12号、V7、荷兰薯系列、雪川红、中加系列、华颂系列等品种;加工型品种有:麦肯、夏坡地、布尔班克、大西洋等品种。
阴山沿麓区以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马铃薯主产区为重点,推广了抗旱节水、早熟高产、抗病虫害的优质专用品种,通过合理轮作倒茬、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马铃薯节水精准灌溉、水肥高效利用技术为核心,集成高垄栽培、滴灌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综合防治、全程机械化等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降低了种植成本,显著提质增效。
东部大兴安岭沿麓和燕山丘陵区以锡林郭勒盟的中部地区、赤峰市、呼伦贝尔市的马铃薯种植区为主,推广应用了选用性状优良的中早熟、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马铃薯专用新品种,推广了高垄滴灌、大垄高台等种植模式,配套土壤深耕、喷施叶面肥、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预测、统防统治、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措施,增产效果显著。
(三)提质增效情况
2023年,在收获期对锡林郭勒盟的太仆寺旗、呼和浩特市武川县等马铃薯主推技术示范区实收测产,多个示范片亩产超过4200公斤,为提高马铃薯单产水平,增加种植效益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其中,对太仆寺旗宝昌镇复兴村张军马铃薯示范基地种植的中加7号品种,太仆寺旗红旗镇宏胜村刘永海马铃薯示范基地种植的田希森6号品种,分别取得了亩产为5639.29公斤和5121.76公斤的好成绩,马铃薯示范基地单产水平创历史新高,谱写当地马铃薯单产新传奇。特别是中加7号品种以其“薯型好、商品薯率高,无病害侵染”的优异品质,备受客商青睐,地头销售价格达到2000元/吨,无论单产还是价格都创近年来新高,不仅基地实现增产增效,辐射带动红旗镇周边3万亩马铃薯种植户户均增产300公斤以上,生态效益提升显著。
通过对呼和浩特市武川县耗赖山乡大豆铺村李保安种示范基地种植的冀张薯12品种进行测产,平均亩产为4590.05公斤/亩,商品薯率为95.02%,比去年增产10-15%,比周边没有实施项目的种植户增产20%以上。
通过集成选用新品种、合理轮作倒茬、病虫害综合防控、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高垄栽培、全程机械化生产作业等绿色节本增效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有效提高了马铃薯单产及品质,与常规种植相比,实现亩均节水10%、节肥15%、减药5%、增效10%,亩增收400元以上,显著提升生态效益。
二、技术要点
(一)轮作、选地、整地
1.轮作
实行三年以上轮作制,前茬最好为禾本科作物和豆科作物,如麦类、豆类、玉米等,避免与茄科作物和块根、块茎类作物轮作,尽量不与向日葵、胡麻等作物轮作。
2.选地
选择土地平整,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选地要尽量避免盐碱地块,以中性或微酸性为佳。
3.整地
一般深耕30~35㎝为宜,结合耕地增施有机肥,耙耱平整待播。
(二)选用优质脱毒种薯
选用原种或一级种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结合种植地块的具体情况、灌溉条件以及市场需求等, 选择适宜的高产抗病、优质抗旱品种,如:希森6号、冀张薯12号、V7、雪川红、青薯9号、夏坡蒂、荷兰薯系列、大西洋、麦肯等品种。
(三)种薯处理
1.催芽
在播种前15-20天,将出库后的种薯放到温度在8-18℃、具备通风散射光的场所,每隔3-5天翻动一次,芽长2-4毫米切种。催芽可以使薯块芽眼提前萌动,促进提早出苗。
2.切种
50克以下的种薯一般整薯播种,50克以上的种薯需要在播种前2-3天进行切种,每个切块保留1-2个芽眼,切块大小保持在40-50克。用0.4%的高锰酸钾溶液不断浸泡切刀5-10分钟进行消毒,多把刀交替使用,并及时剔除病薯、烂薯。
3.拌种
对于湿拌种,每1000公斤种薯用2.5%咯菌腈悬浮剂200毫升+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120-150克对水5-8升,均匀拌于种薯块表面,自然阴干后播种。对于干拌种,7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克+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120-150克与滑石粉9-15公斤,拌1000公斤种薯,拌种后自然阴干后播种。
(四)施肥
一般每生产1000kg薯块需要从土壤中吸收纯氮(N)4~5kg、磷(P2O5)2~4kg、钾(K2O)8~12kg及钙、硼、铜、镁等中微量元素。根据测土配方结果及产量目标确定施肥量。基肥: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1000~1500kg,或施商品有机肥200kg~300kg;施入复合肥总氮、钾肥的40~50%和全部的磷作基肥,施入土中,肥土混匀。化肥施用量理论推算公式如下:
化肥施用量=(目标产量需肥量~土壤和有机肥当年供肥量)/(肥料元素百分含量×当年利用率)
(五)播种
1.播期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期,当土层10cm地温达到8℃~10℃时为适宜播期。
2.播种方法
一般采用2行或4行播种机高垄种植,行距90cm,株距随播种密度调整。
3.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依品种和土壤条件而定,一般为8~14cm左右。
4.播种密度
根据品种特性,一般每亩保苗2500~4500株。建议播种株数按照有效主茎数确定:鲜食薯12000-14000主茎数/亩,薯片加工专用薯14000-16000主茎数/亩。
(六)田间管理
1.中耕培土
当马铃薯出苗率占10%-20%时进行第一次中耕培土,培土厚度3-5厘米;当幼苗长至15~20厘米时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厚度5-8厘米,在植株封垄前完成第二次中耕工作。
2.追肥
结合第一次中耕培土和滴灌浇水,追施剩余50%~60%的氮、钾肥及中、微量元素的复合肥。根据马铃薯需肥规律,结合中耕、采用施肥机、灌溉设备和叶面喷施的方法施入。
追肥采用“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模式,将肥料溶于水,水肥直接输送到根系部位,提高水肥利用率;以现蕾前重氮轻钾,现蕾后重钾轻氮的原则,以适期、适量、少量多次的方式,一般全生育期灌水6-10次为宜,一般追肥4-8次。
3.除草
酌情选用化学药剂除草,尽可能采用中耕机械除草结合人工拔草的方法对马铃薯田进行杂草防除。
4.灌溉
(1)播后灌溉
依据气候条件和土壤墒情决定灌溉次数。播种到出苗约需25~30天。当种薯芽条长至1~2㎝时即开始灌溉,灌溉量要使土壤湿润深度达到20~25㎝。
(2)苗期灌溉
苗期大约经历15~25天。此时期每次灌溉量应使土壤湿润深度达到35~40㎝,并保持此土壤湿润深度。
(3)块茎形成期灌溉
现蕾到开花期约需20~30天。此时期每次灌溉量应使土壤湿润深度达到40~50㎝,并保持此湿润深度。
(4)块茎膨大期灌溉
该期一般持续15~22天。此时期每次灌溉量应使土壤湿润深度达到50㎝,并始终保持此湿润深度。
(5)淀粉积累期灌溉
该期一般持续25~30天。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即可,灌溉湿润深度40~50cm。
杀秧前应使土壤水分逐步降至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沙性土收获前一周停水,较为粘重的土壤收获前10~15天停水。
5.病虫害的防治
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结合马铃薯晚疫病数字化监控预警系统,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进行病虫害防控。
(七)收获与贮藏
1.收获前杀秧
马铃薯收获前1-2周进行杀秧,采用杀秧机进行机械杀秧,留茬10厘米-20厘米。若田间发生马铃薯晚疫病,为了防止晚疫病继续感染块茎,杀秧前田间喷施防治晚疫病的内吸性杀菌剂。可选择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或其他合适药剂对水喷雾。
2.收获后贮藏
根据田间生长情况,综合考虑气候、市场因素,适时选择晴好天气,机械或人工机械收获,避免日晒雨淋,尽量减少薯块机械损伤,保持薯块完整。收获的薯块及时分选、包装、入库或销售,贮藏期间最适宜温度为2-4℃,相对湿度以85%-95%为宜,储窖(库)通风良好。
三、适宜区域
该技术适于干旱少雨和地下水资源匮乏的内蒙古马铃薯种植区及华北一季作区。
四、注意事项
播种时需土壤10cm处地温达到10℃时播种,防止因低温感染立枯丝核菌感染造成幼芽茎溃疡。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yw/nszd/wh/202403/t20240328_248685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大棚如何降湿不降温
下一篇:食用菌菌种切勿冷冻保存
最新加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
热门资讯
2023年上半年土地...
2023-07-21“五位一体”金融支农...
2023-05-13芜湖市创新推行党组织...
2023-04-15“千万元村”的诞生秘...
2023-03-11安徽大力推进高标准农...
2023-03-04轻轻松松“颗粒归仓”...
2022-12-24土地托管“托”起好日...
2022-12-082022年第三季度土...
2022-12-08乡贤理事会“理”出文...
2022-12-08土地托管,种地打工两...
202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