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内参!
土地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时政焦点 > 正文

和美乡村更有“文化味儿”

发布时间:2024-09-09 来源: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无疑就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地域辽阔,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散落在各个乡村,綦江农民版画、铜梁龙灯、土家族摆手舞、秀山花灯等,涵盖方言、服饰、美食、传统技艺、风俗民情等方方面面。

  弘扬好、传承好这些传统文化,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市从抓实农村道德建设、丰富乡村文化供给、加大乡村文化保护传承、加强宣传报道推广等方面,全力推动全市乡村文化振兴工作落地见效。

  随着大批文艺展演进乡村、典型人物选树、传统技艺“重生”,一个个更有“文化味儿”的乡村让巴渝和美乡村更显生动。

文艺展演进乡村乡村生活丰富多彩

  9月,巴渝大地一片丰收景象,中国农民丰收节即将到来。

  9月4日,接到将在丰收节期间举办全区“村晚”活动的通知后,渝北区文化馆副馆长肖珊又开始忙碌起来,逐一向各个乡镇发出节目创作邀请。

  作为渝北区一年一度重要的乡村文化活动,通过“村晚”舞台,一个个展示渝北乡村风貌的作品在这里诞生。肖珊要做的是,在节目创作前、中、后期给各乡镇提供专业指导。

  去年“村晚”筹备期间,兴隆镇就提出想结合当地特色做个薅秧方面的节目,在肖珊建议下,最终选择了歌舞的表现形式。创排期间,肖珊又到现场进行指导。

  “我第一感觉是不够热闹,丰收的氛围感不强。”肖珊说,当时表演道具只有扁担、水稻等,比较单一,“后来我建议他们又加了一些瓜果蔬菜、麦子等,把队形和动作也进行了调整,村民们都很满意。”

  如今,《薅秧歌》已经成了兴隆镇的一个代表作,大家都爱跳。

  不仅是渝北,近年来,乡村的各类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从火遍大江南北的“村BA”到“村歌”大赛、广场舞大赛、戏曲曲艺大赛,一道道文化“大餐”让老百姓不仅有参与感更有获得感。

  就在不久前,由市农业农村委、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丰都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地图·巴渝农耕文化数字一张图发布暨乡村民俗展示展演活动在丰都包鸾镇举行。

  在乡村民俗展演活动中,《我的乡村我的魂》深情诉说农民与土地的不解之缘,《印象农耕》以舞蹈再现农耕生活的辛勤与美好,《院坝来唱新风貌》以歌声赞美乡村新风貌……形式多样的节目从不同角度讴歌乡村、赞美乡村。

  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到今年年底,市农业农村委、市文旅委、市文联联合开展“大地流彩—乡村文化赋能巴渝和美乡村建设系列活动”,还将举办第十一届重庆市乡村艺术节、首届巴渝和美乡村村歌大赛、优秀农耕文化保护传承活动等,推动乡村文化赋能巴渝和美乡村建设。

保护“活化”传统文化乡村底蕴更丰厚

  乡村的“根”在农耕文化。促进文化振兴,就要保护、传承好农耕文化。

  “目前,好多非遗技艺都存在人才断层问题。”重庆文理学院乡村振兴学院院长杜孝田说,为此,该学院近年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开办培训班等方式,加强非遗技艺传承,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8月23日,杜孝田就收到永川区的杨姜打来的电话。“他刚刚制作完成了一批棕编和竹蜻蜓作品,希望学院能帮他售卖出去。”杜孝田说,经过联系,学院帮他联系了一家竹制品文创产品运营机构,将180件棕编和400个竹蜻蜓以3800元顺利卖出。

  杨姜说,近年来,通过重庆文理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在永川开办的竹编、棕编、竹雕等非遗技艺培训班,他成功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2017年至今,我们仅在永川就培训了20多名村民,不仅将非遗技艺传承了下去,也让村民们增加了收入,目前他们户均年增收超过8000元。”杜孝田说。

  近年来,我市还结合自身农业特点与巴渝人文特色,深入挖掘优秀农耕文化,积极开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截至目前,已挖掘出近1000个农耕文化遗产,比如江津花椒栽培系统、石柱黄连生产系统、万州红橘栽培系统等。

  为了将这些农耕文化“活化”利用起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就业增收,不久前,我市发布了“巴渝农耕文化数字一张图”。

  该地图以分布在重庆广袤乡村的农耕文化遗产点位为基础,包括周边的特色美食、乡村民宿、节庆活动、体育赛事、农事体验、优品土特产等,汇集形成乡村文化导览导航服务。简言之,通过点位可将周边1小时车程内的吃住游购乐“一网打尽”,为市民提供便捷式服务,满足多元化和高品质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逐步完善数据和功能,更好地把重要农耕文化遗产‘活化’用好,实现巴渝农耕文化遗产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

挖掘树立典型乡村文明蔚然成风

  文化振兴,关键还在人。如何用好优秀的传统文化去引导人们向上向善?近年来,我市不仅通过宣讲传递“好声音”,还着力选树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影响人、鼓舞人。

  在开州,当地评选的“开州好人”李贤菊的事迹就感动了无数人。此后她又陆续获评2022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

  李贤菊生于1939年,靠捡垃圾为生。2008年,她捡到一名弃婴,为其取名“娜娜”(化名)。后来,娜娜被诊断为“脆骨症”,衣食住行都只能靠李贤菊照顾。16年来,李贤菊把娜娜当成自己亲孙女一样照顾,用捡垃圾的收入把她拉扯大。

  2021年,开州区成立“开州好人”典型选树品牌,当时,宣传部文明科科长唐荣业就从新闻报道中将李贤菊挖掘出来,决心选树这一典型。

  “她选上‘开州好人’后,我们还举办宣讲活动,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现她的事迹。每讲一场都会看哭好多人。”唐荣业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近年来评选出的“开州好人”有敬业奉献、孝老爱亲、和谐邻里等类型,他们的事迹宣传开后,在广大乡村凝聚起了干事创业、乡风文明的强大力量。

  綦江创办“南州茶谈”系列宣讲品牌,以群众坝坝茶为场景,以文艺节目为形式,通过暖场、宣讲、演出、问答、激励等板块穿插,开展主题宣传,将新思想、新风尚的种子播撒进千家万户。

  丰都统筹现有农家书屋、乡情陈列馆等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以及闲置场所,在乡镇建设集“礼堂、学堂、食堂”三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新丰书院”,开展理论宣讲“富脑袋”、技能培训“富口袋”、亲子研学“育后代”等课堂,推动学习型乡村建设。

  市委宣传部文明实践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我市深化文明实践“六讲”志愿服务,累计招募志愿者3.5万人,开展宣讲2.5万场次;加大农村先进典型培育选树,推出2023年“重庆好人”80人、“中国好人”24人,其中,农村群众、乡村振兴典型代表分别占比达60%、58.33%。

  通过宣讲、典型选树等形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抓实农村道德建设,有力促进了乡村文明蔚然成风。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mtbb/202409/t20240906_1360301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内参 td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