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内参!
土地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政策法规 > 正文

关于印发《“大地流彩·鲁乡农韵——山东省优秀农耕文化在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9-27 来源: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鲁农社字【2024】9号

  

  各市农业农村局、沿海市渔业主管局,各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现将《“大地流彩·鲁乡农韵——山东省优秀农耕文化在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24年9月5日

  

  “大地流彩鲁乡农韵——山东省优秀农耕文化在行动”实施方案

  

  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中国文联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农办社〔2024〕2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山东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践行“两个结合”,锚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务实高效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工作,办成一批可感可及的实事,挖掘用好农耕文化资源富集优势,不断满足人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由表及里、塑形铸魂,奋力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山东乡村篇。

  到2027年,优秀农耕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路径进一步明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氛围更加浓厚,乡村思想文化阵地不断巩固,优秀传统美德不断传承弘扬,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移风易俗取得积极成效;乡村多元价值进一步呈现,富民新业态更加丰富,为民增收路径更加拓宽;农业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传承利用成效显著,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多元价值进一步体现,乡村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典范作用突显;一批识别度高、影响力大的乡村文体活动深入民心,知农爱农惜农助农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城乡经济文化发展进一步融合,城乡居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二、重点工作

  “大地流彩鲁乡农韵——山东省优秀农耕文化在行动”主要通过“1+4”工作载体推进,“1”指通过一系列工作和活动,夯实工作基础,推动优秀农耕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特别是农业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传承;“4”指通过以文化人、以文促治、以文兴业和以文增魅等4个方面工作和活动,推进优秀农耕文化在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上持久发力。

  (一)夯实根基,“厚农韵”。全面夯实优秀农耕文化工作基础,突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依托优秀农耕文化专家团队,加强文化阐释和课题研究。加强学习培训交流,提高工作人员政治业务素质。鼓励各地组建优秀农耕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推动优秀农耕文化纳入农村干部教育课程体系、高素质农民培训体系等。鼓励农耕文化体验、教育实践等基地建设,推进数字化与教育应用。围绕二十四节气、农民丰收节等农耕农事重点节点,推动开展四季农耕文化体验月(周)、农耕文化进校园(社区)、二十四节气农耕诗歌绘画展示展演等活动。鼓励将村志、农事、农具、农俗、农时、农作物等农耕文化元素纳入村史馆。

  着重靶向发力,大力推动农业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传承利用。坚持在挖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组织各地开展农业文化遗产摸底调查、申遗、查验、认定和年度评估等工作,完善山东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名录库。指导遗产核心区建设农遗文化体验区,打造农遗良品文化品牌。推动有条件的地区结合实际探索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立法。加强省内外交流,开展黄河流域农遗文化交流活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组织开展“四季农遗”活动,扩大农业文化遗产的社会影响力,增进遗产地广大群众的文化认同,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利用。

  (二)发挥铸魂润心作用,开展“韵乡风”行动,推动向上向善文明乡风。强化思想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深化“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等活动,以有形有感有效的方式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教育,全面展示发展成就,激励引导“三农”战线党员和广大农民群众,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着力培树典型。开展或配合有关部门移风易俗曲艺优秀节目、“四个100志愿服务”等评选工作,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发挥文艺志愿服务矩阵效应,组织开展移风易俗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展演巡演,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做实活动载体。以多种方式组织或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新时代乡村阅读季、农民诗会等活动,通过书法绘画、诗词楹联、文艺作品、图片视频等记录乡土乡情,展现丰收盛景、乡村美景和感人故事,传承优秀农耕文化,发掘培育乡村艺人,引导农民群众、大中小学生等各界人士以诗歌礼赞祖国、讴歌时代、赞美家乡。鼓励开展形式多样的农耕农趣农味文体活动,提升农民群众综合文明素质素养,提振农民精气神,增强乡村活力和凝聚力。

  (三)发挥正气养德作用,开展“韵乡治”行动,推动乡村治理提升水平。将优秀农耕文化融入到乡村社会治理,提升农民道德素质,加强诚信建设,完善村规民约,开展“信用+”乡村治理积分制等活动,科学设计信用指标体系,完善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总结提炼推广一批村民自治、务实管用的乡村治理方式,为基层提供借鉴。融入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整县试点,健全党组织领导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打造人人参与的乡村治理共同体。

  (四)发挥兴业增收作用,开展“韵乡业”活动,推动乡村百业兴旺、农民增收。着力提升农产品文化价值。组织省内农业(牧业、渔业)技术专家、基层干部、种粮大户等作为农耕文化志愿者,宣传推广农耕技术体系所蕴含的种养结合、循环运作、土壤保护、精耕细作、良种选育、良机适配等绿色环保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讲好峄城石榴、临清桑黄、福山大樱桃等“土特产”故事,做强农遗良品品牌,提升农畜渔产品文化价值,拓宽农业产业价值链。推动乡村特色文化富民产业发展。开展或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乡村之星、特色文化产业典型等评选和宣推工作,推动菏泽工笔牡丹画、聊城葫芦雕刻、枣庄祏陶技艺、烟台莱州状元毛笔、农民画等乡村文化艺术富民产业发展。培育农耕文化体验新业态。依托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农业文化遗产核心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推进文化体验廊道重点村和齐鲁样板展示带建设。充分利用农时农事节庆,开展农耕文化体验活动,推动城镇居民深度参与农事劳动,共同挖掘文化教育、生态涵养等乡村多元价值,盘活乡村资源。加快培育农耕科普研学、休闲康养等乡村文化体验新型业态,促进城乡共享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业生态,推动农文旅走深走实,培养社会各界知农爱农惜农助农情怀,营造爱惜粮食、节约食物的良好社会风尚,增进农耕文化认同,让“到乡村去”成为城镇居民文化体验新时尚,共促城乡双向奔赴,加快城乡经济文化融合发展。

  (五)发挥美化增魅作用,开展“韵乡建”行动,推动乡村建设增内涵魅力、出特色亮点。围绕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农耕智慧,挖掘乡村布局经验,展示乡村乡土性、地域性,加快传统优秀乡土文化与现代生产生活的融合,提升乡村建设水平。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围绕农业文化遗产、未来乡村生活方式、农房改造、村庄和片区规划等实际需求,引导省内外规划师、设计师等各类专业人才走进乡村,拓宽应用场景。

  三、有关要求

  (一)加强统筹协调。各地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加强组织协调和服务保障,主动与宣传、教育、住建、体育、文旅等部门沟通对接,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形成多部门协同推进,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

  (二)精心组织实施。各地要坚持社会效益,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进度安排,建立责任落实机制,打造“鲁乡农韵”文化品牌。坚持农民主体地位,鼓励农民群众自主创作、自主表演、自主宣传,提高农民群众参与度。因地制宜开展各项活动,突出地方特色,与农事活动、农耕节庆等有机结合。

  (三)强化服务支撑。将遗产保护、人文社科、民俗艺术、管理规划、产业经济等各方面专家汇聚在一起,多学科、多维度加强农耕文明交流研讨,组织田野调查、培养乡土人才,增强文化建设智力支持。引导志愿者、公益机构、企业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形成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共办共享、合作共赢新模式。

  (四)做好宣传推广。充分用好各级各类媒体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鲁乡农韵”工作成果。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典型,对农民群众自主开展文化建设涌现的先进代表、感人故事,要加强展示推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五)加强作风建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风险防范。各级要力戒形式主义、奢靡之风和表面热闹,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严格遵守各项财经纪律,不得违规收取任何费用,坚持活动公益属性,不得向基层和农民收取费用。坚持过紧日子,厉行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坚决为基层减负。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zwgk/tzgg/tfwj/202409/t20240926_476190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内参 td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