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河西走廊灌区玉米丰收 甘肃省农科院开展玉米田间实收测产活动
“亩产1257.86公斤、亩产1301.90公斤、亩产1358.14公斤……”一组组丰收的数据,让武威市民勤县苏武镇苏山村千亩玉米核心示范区现场充满丰收的喜悦。近日,甘肃省农科院“作物控水抑盐产能提升综合技术模式”项目在示范区开展了玉米田间实收测产活动。
当听到一块示范田的产量达到亩产1358.14公斤时,现场观摩农户为之一振,纷纷围拢过来。“今年村里全力支持和配合,与中国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合作建立了示范基地。从播种开始我就仔细观察,有几个模式效果确实不一样,种植密度比往年增加了,但是前期苗整齐,中期秆壮实,后期不倒伏。玉米空秆少,穗子大小均匀,达到这个产量不稀奇。”面对众人的疑惑,苏山村党支部书记马尚福解释了其中缘由。
河西走廊绿洲灌区土壤肥沃,光热资源丰富,由于受水资源持续紧缺和作物用水效率低等影响,大面积玉米种植产量长期维持在亩产1000至1100公斤,制约了产业快速发展。如何在灌溉水量配给额度下降的情况下提升玉米产能潜力?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北内陆干旱区多水源配置与高水效农业关键技术和装置”项目的支持下,省农科院“绿洲农业高效节水与水肥调控”学科团队开展了密植群体调控技术、玉米高水效栽培技术、耕层构建技术等研究,将种植密度由传统的每亩6000株提升至8000株以上,并采用膜下滴灌宽膜窄行模式,优化调整水分养分管理方案,同时配套耐密抗旱高水效品种、导航精准播种、病虫害统防和全程机械化操作等技术,集成提出了河西走廊玉米膜下滴灌密植化控高效栽培综合技术模式。
“玉米产量还可以再提高,因为石羊河流域的气候、土壤条件非常有利于玉米高产创建,我们要在技术环节抓好关键细节。”省农科院学科团队首席马忠明研究员说,今年示范区的出苗率、成穗数还有欠缺,密植群体效应没有完全发挥,明年将在前期化控和施肥的时间节点需要再精确,中后期的水分养分管理要及时调整,病虫害统防更要及时,玉米产量有望继续增加。
原文链接:https://nyncw.sh.gov.cn/xyyw/20241012/8e4a38208c6e4bca87e9f52e401ac4e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江西天皓房地产有限公...
2020-07-15致上饶市政府陈云市长...
2020-05-13致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张...
2020-05-13致沈阳市市纪委书记、...
2024-01-12致上饶市委马承祖书记...
2020-05-13土地性质:一定要辨别...
2020-04-28圈地千亩国际健康峰会...
2020-04-23农村土地新政策,抛荒...
2020-04-24黑土地“金豆子”鼓了...
2020-04-28
热门资讯
2023年上半年土地...
2023-07-21“五位一体”金融支农...
2023-05-13芜湖市创新推行党组织...
2023-04-15“千万元村”的诞生秘...
2023-03-11安徽大力推进高标准农...
2023-03-04轻轻松松“颗粒归仓”...
2022-12-24土地托管“托”起好日...
2022-12-082022年第三季度土...
2022-12-08乡贤理事会“理”出文...
2022-12-08土地托管,种地打工两...
202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