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内参!
土地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法制动态 > 正文

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在提升

发布时间:2023-04-15 来源: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赋能。近日,多家上市商业银行在2022年年报业绩发布会上均提及“三农”领域的信贷资金投放情况。从年报披露的数据来看,各商业银行聚焦乡村振兴薄弱环节和难点领域,持续加大中长期信贷资源投入,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加大涉农信贷投放

  涉农金融是乡村振兴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发展涉农金融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之一,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银保监会去年发布《关于2022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通知》,督促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入力度。2022年,各商业银行围绕涉农经营主体、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以需求为导向强化“三农”信贷投放。

  引金融活水持续滴灌“三农”沃土。邮储银行协同邮政集团围绕“村社户企店”深入开展惠农合作项目,“三农”金融业务实现高质高效发展。截至报告期末,涉农贷款结余1.81万亿元,涉农贷款服务客户数超440万。“邮储银行有近3万个网点分布在县域及以下地区,占全部网点总数的70%,这是我们独一无二的资源禀赋。正因为有这样的资源禀赋,这些年我们在‘三农’领域加大信贷投放,扶持了一批农户、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表示。

  围绕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中国银行则强化以商业银行业务为主体、村镇金融为补充、消费金融和公益金融为特色的乡村振兴“一体多元”服务体系。截至2022年年末,中国银行涉农贷款余额20748亿元,增速19.55%,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2603亿元,增速37.91%,建成乡村振兴特色网点556家。

  锚定农业强国,农业银行坚持把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加大“三农”金融投入的同时,还强化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金融支持,巩固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的“造血”功能。农业银行行长付万军表示,县域信贷投放力度进一步加大,2022年年末,县域贷款余额7.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11万亿元,增速高于全行2.8个百分点。在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粮食安全、乡村产业、乡村建设贷款增速均高于全行。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832个脱贫县、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贷款余额均保持了快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成效明显。截至2022年年末,脱贫地区各项贷款余额10.7万亿元,同比增加1.38万亿元;重点帮扶县各项贷款余额1.64万亿元,同比增长14.7%,高于全国贷款增速4.1个百分点。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着力做好脱贫地区,特别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金融支持工作,要加快补齐发展短板,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促进脱贫地区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22年年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49.25万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比上年末提高3.1个百分点;全年增加6.22万亿元,同比多增1.65万亿元。“2022年第四季度涉农贷款增速稳中有升,一方面是银行积极落实国家政策要求,主动加大信贷投放的结果;另一方面强化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也是银行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的客观要求。”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表示,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银行通过金融创新模式,夯实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基础,有助于涉农贷款投放持续增加。

  创新“三农”金融产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当前,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乡村特色产业振兴的背景下,农村金融市场蕴含巨大潜力,但也应该看到,农村金融还面临征信体系不健全、缺少抵押品等不可控的潜在风险。金融机构应立足业务实际,在筑牢金融风险底座的同时,创新“三农”金融产品,满足乡村金融需求。

  “党的二十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战略部署,为农业银行‘三农’县域业务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国家决定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建设需求旺盛;农村市场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这都为农业银行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带来更多展业机会。”付万军表示,农业银行先后推出国家储备林贷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贷款、乡村人居环境贷等“三农”专属信贷产品,“三农”特色产品数量达到273个。此外,农业银行持续优化推广“惠农e贷”拳头产品,贷款余额接近7500亿元,较年初增长37.3%。创新推出智慧畜牧场景贷,有效破解了活体抵押难题,已在33家分行推广应用。

  除了创新乡村金融产品外,建设银行还围绕涉农专业化生态场景,助力乡村振兴。一是构建特色农业产业链场景。打造“裕农市场”等服务模式,服务农业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二是拓展乡村政务场景。创新辽宁“阳光三务”(村务、党务、财务)特色平台,打造惠民强基合作示范样板。建设银行副行长崔勇表示,全行上下创新推出“裕农市场”“裕农合作”“裕农托管”等全新服务模式,打造了“裕农朋友圈”“裕农优品”“裕农学堂”等,建行通过这些场景和触角把金融服务送到县域乡村。

  值得注意的是,为破解“三农”信贷产品的授信问题,降低“三农”金融的小额贷款不良率,邮储银行开展主动授信和整村授信,以此重塑服务乡村振兴模式。去年,邮储银行启动这项工作以来,已为1000多万农户、个体工商户测算了预授信额度。“主动授信就是利用4亿存量农村客户,通过后台交易数据,叠加工商、税务以及社保等外部数据,再加上农业农村大数据来做辅助,后台纯粹利用数据来测算农户的授信额度。”刘建军表示,整村授信模式就是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开展整村授信,目前邮储银行已经建立了38万个信用村。在信用村里,通过基层村委会、村党支部书记以及乡贤能人帮助在村里开展相关工作。

  当前,乡村振兴已经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金融机构在支持乡村振兴方面还有很大发挥空间。叶银丹表示,金融行业可以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探索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信贷模式和贷款产品创新,撬动金融社会资本参与,强化农村农业基础设施信贷资金保障,推动城乡一体化金融发展。从而盘活乡村优质资源,提升涉农资产价值,优化产业发展条件,改善农村投资环境,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支持。

  搭建数字乡村平台

  数据赋能乡村金融,倒逼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加速变革。对于涉农主体而言,不仅有利于提升融资便利度,还能节省大量综合融资成本。年报显示,上市商业银行坚持以数字化转型为主轴,业务和技术融合催生出信贷生产新动能,乡村金融服务半径不断延伸。

  “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打造一套涉农金融数字化风控体系,应用数字化工具,推进服务点线下网格化、线上智能化风控体系建设。”建设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优化贷后管理系统和数字化风控平台,部署监测模型,提升了农户贷款风险管控能力。

  以建设银行线下+线上“裕农通”服务平台为例,一方面线下打造“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另一方面线上打造“裕农通”服务平台。依托手机APP、智慧大屏等电子渠道,为农民提供智慧村务、基础金融服务。平台注册用户超500万,累计为农户提供近200亿元信贷支持。崔勇表示,在服务过程中,通过“裕农通”APP,让原来服务不到的客群享受到了乡村振兴的服务通道。现在有些地方短时间内布设不了网点,在这个过程中可通过“裕农通”下沉重心为农户提供服务。

  “今年,农业银行将强化‘三农’领域的数字化赋能,积极推广‘惠农网贷’纯线上作业模式。对接外部高质量涉农数据,为广大农户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全流程线上化办贷服务,提升‘三农’领域的数字化服务水平。”付万军表示。农业银行以数据为主线,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推广掌银乡村版、数字乡村云平台,搭建农村“三资”(资金、资源、资产)管理、智慧畜牧等覆盖县域农村生产、消费、政务的一系列场景。截至2022年年末,全行“三资”管理平台签约县(区)1725个,已在1488个县(区)上线。

  银保监会曾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利用大数据,增强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农村金融服务能力,这为未来几年金融科技发展和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专家表示,大型银行积极利用金融科技重塑业务,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应充分运用各项数字技术开展面向“三农”领域的金融服务。

  随着新型农业主体增多,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户等新模式兴起,农民理财等金融需求更加多样化,传统金融在信贷授信审批模式等方面无法适应农村金融需求新变化,银行机构必须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叶银丹建议,接下来,还需大力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推动数字普惠金融与数字乡村场景深度融合,全面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金融动力。(经济日报记者 王宝会)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ywxx/202304/t20230412_1186753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内参 td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